去年底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再加上近来频发的食品、生产安全问题,使全社会都更加关注企业的诚信与责任,信用已经成为企业走出当前特殊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续之本。昨日,省工商局发布了全国首部《企业信用监管报告》,给浙江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信用“体检”。 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办各类违法失信案件36628起,其中涉嫌企业违法失信案件11882起,共涉及案值401222.36万元。全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投诉15791起,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3944起,家用机械类投诉953起,百货类投诉4152起,房屋及装修建材类投诉869起,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141起,服务类投诉3949起,其他类投诉1783起。 上述报告显示,我省绝大多数行业企业信用情况良好,信用稳定和信用优良的企业占到总数的92.9%。涉嫌违反工商法律法规被行政处罚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76%。信用优良(信用监管等级AA级以上)企业占本行业企业比例居前五位的行业为:建筑业(5.89%),水利、环境及公共管理业(4.23%),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3.8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04%),制造业(2.66%)。 但是,在某些行业或领域,企业信用状况出现了波动和“破损”。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企业信用总体出现滑坡和波动。2007年以来,全省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房地产企业共2102户,占该类企业总数的13.58%,居于各行业前列。二是纺织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信用优良的纺织企业仅912户,占行业企业总数的1.87%,明显低于平均水平。三是受“三鹿奶粉”等全国性恶性事件的影响,食品行业信用形象急剧下降,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公众信任危机。 根据工商企业信用监管情况分析,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全省绝大多数企业诚信守法,不少企业还在诚信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信用资产。一、二、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信用情况相对较好,特别是制造业信用表现保持稳定。垄断行业及过度竞争行业的信用表现不如差异化竞争行业。从行业信用监管状况看,竞争差异化程度高、存有一定行业壁垒的行业企业信用情况较好;而行业壁垒低、过度竞争的行业以及垄断行业企业信用情况相对较差。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信用风险加大,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信用状况相对稳定。规模越大、存续期越长的企业,总体信用表现越优异。公司制企业信用表现较好,总体上优于其他类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违法失信行为相对较少,总体信用表现优于内资企业。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国有(集体)企业信用度高于私营企业;而对于上规模、存续期长的企业,私营企业信用情况好于国有(集体)企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百货 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