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生活在宁波,很幸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28日 09:48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三位市民讲述幸福生活故事

南雅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资料图片)。 记者 江涛 摄

  衡量城市幸福感的指标有许多,交通状况、生活便利程度、居住条件……对许多市民来说,许多硬件指标可以概括成一个问题:在这个城市,过得幸福不幸福?宁波的生活环境让人舒心吗?三位普通市民用他们的故事来回答。 

  俞国良:当的哥很幸福

  “在这个城市开车就好比鱼在越来越宽的河里游,非常畅快。只要你熟悉这片水域,就能游刃有余。”鄞州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的俞国良师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来总结他开车10多年的心得。现在,除了早晚高峰,他总能在自己估计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前后误差不会超过2分钟。俞师傅说,这要归功于宁波越来越畅通的道路。

  俞国良家住鄞州邱隘,1990年起开始开车。那时市中心三江六岸只有灵桥、新江桥和解放桥,江厦桥还是一座浮桥。城市许多主干道还没有连接,在他的印象里,最宽的是兴宁路。不久后,宁波往北仑修了一条新的江南公路,当时的司机都称其为“高速公路”。

  1997年,俞国良专职开出租。他告诉记者,的哥赚钱其实就是在赶时间,这时他才突然感觉到宁波的道路竟是那么狭窄拥挤。

  那时从他家邱隘到市中心东门口只有一条宁穿路可以走,不知道有多少辆车往这条路上挤,尤其是早上,他往往要开上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而去北仑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来来往往的车子也常常排起“长龙”。

  有一件事俞国良印象深刻,当时他送一名德国商人去北仑办事,下车后这名外商称在北仑叫车不方便,让俞师傅下午4点去接他。俞师傅虽然已经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但那天是周末,堵车的程度远远超出俞师傅的想像,最后还是迟到了15分钟。俞师傅赶到时,德国外商情绪激动地说了一大通话,翻译无奈地向俞师傅摇了摇头,说车子不要了。

  这样的事如今再也不可能发生了。俞国良说,一来是因为“有车族”越来越多,而出租车随处可见,事先预约的就少了。此外,路况越来越好,城市道路宽了,路也多了,多数目的地都有两条以上的路可以选择。

  10多年出租车开下来,俞国良几乎已经可以做到向乘客承诺到达的时间,前后误差很小。这让很多乘客,尤其是来自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乘客惊叹。

  俞国良说,在宁波开出租车还是蛮幸福的。每天在大街小巷来来往往,见证这座城市每一点变化发展,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点评:路越来越好走,出门越来越方便。我市交通建设投资连续四年超百亿元,保持了全省第一的强劲势头。去年又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全年新增高速公路100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26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由线成网”的跨越,“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去年共建成农村联网公路521公里,惠及413个自然村。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932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5公里/百平方公里。

  费孝康:小区和谐美好

  今年夏天的几场台风暴雨过后,家住江东划船社区的费孝康老人所住的楼里再也没有像往年一样“水漫金山”。这对年过七旬的老两口来说,不用天天担心楼里被淹是件幸福的事情。划船社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实施后,像费孝康那样受益的家庭有近千户。

  费孝康是退休工人,和老伴住进划船社区很多年了。这些年,外面的环境日新月异,商务楼、豪华酒店、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小区却在逐渐老化,配套设施年久失修,功能单一,绿化和景观几乎找不到。

  “最担忧的就是雨天积水,地上污水到处流,路上到处是坑,一脚下去,不知道深浅。”水漫金山的日子,费孝康和邻居们忍受了好多年。他们楼正处低洼地,一下暴雨,门口路边先积了水,进进出出必须穿高帮鞋。水很快就会漫到家里,底楼的居民不得不弓着身子,脸盆水瓢全部用上,一点点往外舀水,很快就让人累得直不起腰来。这样的积水每次都会持续两三天,大家叫苦不迭。

  费孝康告诉记者,2001年和2002年,小区进行过两次整治,但都是以粉刷墙面为主。

  这样的转变从去年开始,江东区对划船社区等背街小巷实施改善工程。这一回不再只是刷刷墙壁,而是涉及污水治理、园林绿化、道路平整等14个方面,热火朝天地搞了半年。

  路平整了,绿地多了,硬件设施完善了。去年,费孝康家再也没被淹过。

  而费孝康感触最深的是,整个社区变得有文化底蕴了。一进社区北大门,可看到由宁大教授作的《划船社区赋》,费孝康最喜欢这几句:“桨何不见,桨在人心;船何无觅,船乃社区。齐心而协力,江海横渡;共社而文明,诗意栖居。”老人说,能有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对于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点评:改变的不只是划船社区。近年来,全市老小区、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整治扎实推进,乱停放、乱穿行、乱设摊整治进展顺利,治安秩序、市场秩序、用工秩序整治成效明显,一些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整改,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新的改善。

  李昌顺:住房越来越大

  家住翠柏的李昌顺有兄弟5人,上世纪90年代拆迁前住在鼓楼,兄弟5人和父母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宅院内。

  “那时候真的很挤啊,我们几个兄弟每人就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门外就摆放着锅碗瓢盆。”李师傅说,“我还好,一开始还没有孩子,我大哥二哥他们一家三口就挤在一间卧室里,说是卧室,其实是多用的,吃喝拉撒全在里面。”李师傅告诉记者,最麻烦的就是上厕所,那时候,由于空间有限,整个大院的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夏天厕所臭气熏人。冬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排队去倒马桶。

  拆迁后,李师傅一家三口在翠柏西巷分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那是1996年前后,当时感觉房子好大啊,有了专门的客厅、厨房、卫生间。”李师傅说,“当时我儿子整天在家里东摸摸西看看,不过现在看起来,50平方米的房子也太小了点。”

  的确,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的房子越建越大,单套房屋的面积最小也多是八九十平方米,140平方米的三房两厅一厨两卫的房子也显得非常普通。

  李师傅的儿子2005年结婚,就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前年,李师傅有了孙女,李师傅夫妇因为需要照顾孙女,就搬去和儿子一起住,翠柏的家里也很少回去了。

  点评:随着福利分房体制被打破,从而极大刺激了商品房市场。到2006年底,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7平方米,宁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接近40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98%。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门 一批 出租 厨房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吴颖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甬成最具幸福感侯选城市
微软启动黑屏反盗版验证
黎姿退出娱乐圈
第四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
2008中国食博会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