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更新和他的女儿。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家庭纪事(30)
陈更新家庭感言:一个人得了疾病并不可怕,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只要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积极的治疗,就一定能挺过难关,迎接美好的明天。
本月15日,由于不小心跌倒造成髋骨骨折,年过八旬的陈更新老人住进了宁波李惠利医院,躺在两人一间的现代化病房里,老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自己前几次的住院情景,陈更新对30年来宁波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感慨不已。
他生癌症时到上海就医
陈更新出生于1926年,1979年11月初,陈更新发现鼻涕中带着血丝,检验报告出来了,为“鳞状细胞癌Ⅱ级”,已经属于晚期了。被确诊癌症的第三天,他去上海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
陈更新回忆,当时得了癌症的话,无疑于“天塌下来的大事”,许多人只能在家等死,就算有病人想接受治疗,也需要去上海。在上海进行了18次的放射治疗后,陈更新于1980年3月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的陈更新恢复得很快,只是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每隔半年或一年,陈更新还需要经常跑到上海去复查。
宁波医疗水平提高很快
“但没过几年,宁波的癌症治疗水平提高很快。”陈更新说,随着大批医疗人员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到1984年前后,市第二医院就可以给他进行复查了,随后不到10年的时间,宁波更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优势,让许多癌症病人就近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系统治疗。陈更新粗略数了一下说:“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光宁波市区就有一院、李惠利医院、二院、鄞州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在治疗癌症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陈更新长期从事基督教工作,患癌症的经历让他较早认识到,要想战胜病魔,一是要积极进行治疗,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1987年7月退休后,陈更新努力把经验和快乐传递给更多的患者。1997年4月,陈更新加入了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
2002年3月份开始,已经76岁高龄的他还担任了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爱心使者”团长职务,每周坚持到各大医院访问病友,通过亲身经历,化解病友的心结,鼓励他们与癌魔作斗争。
在具体接触病人的过程中,陈更新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人得了癌症后,亲朋好友都积极筹集医药费,可他们自己却不愿意接受治疗,主要是怕到头来人财两空,还让家里人背上沉重的债务。
让陈更新高兴的是,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负担。宁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让病人可以接受更好的治疗;社会各项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让病人可以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普通病人直接受益
陈更新深有感触地表示,在这种巨大的变化面前,直接受益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病人。
就说他吧,由于没有编制,陈更新1987年退休后失去了医疗保险,结果,1990年和2001年,他因为白内障和前列腺阻塞动手术时,两笔不少的医疗费用只能由自己承担。陈更新说,想不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让他又可以享受到医保待遇了。
陈更新说,他的妻子也是个老病号,在去年去世前有长达37年的糖尿病史,后来又并发了心脏病。好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妻子的病情一直得到较好的控制,2001年实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又较好地解决了治疗费用的问题。
陈更新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挺温馨的。如今,53岁的儿子是一名律师,54岁的女儿在社会团体里上班,一个孙子和一个外孙女都从事外贸行业,还有一个可爱的重外孙女今年已经5岁,大家庭其乐融融。
相关链接:30年前,宁波医疗卫生事业相当薄弱,全市卫技人员不足万人,住院床位不足6000张。弹指一挥间,宁波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去年底,全市开放床位21000张,卫技人员超过3.5万人,公共卫生五大体系基本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6.3%。(记者 王霞开/文 龚国荣/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