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在评价城市方方面面的建设成效时———不管是具体可见的修路造桥、城市绿化、起高楼建广场等,还是不可见只可感的劳动保障、教育医疗、城市治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我的生活有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幸福?反过来说也一样: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发展规划、建设行为,其终极目标,也应该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感觉越来越幸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相比于各种干巴巴的统计数据,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能更鲜活地反映城市发展的成就与不足。那么,生活在宁波,幸福感有多强烈?宁波城市建设的哪些方面是让居民感到满意的?又有哪些方面是让居民觉得做得不够的?

  “两会”之所以受关注,也正是因为在“两会”上,我们能听到代表、委员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建议,进而市民可明了今后宁波各方面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这将涉及到市民幸福感的提升度高低。

  背景

  去年年底前,市统计局城调队在市区内对3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一项“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民对自己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是相当满意的:近九成(占89.7%)市民对目前总体生活状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而在更为体现情感、和谐内涵的“幸福生活”满意度方面,有多达93.3%的被访者感觉家庭生活是“幸福”和“基本幸福”的!

  另外很值得分析的一个状况是,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之后,市民已经开始把关注的目光从与自身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微观性问题———如物价、房价、就业等,扩大到了与个人生活并无直接关联的宏观性问题上面———如公民权利、社会公平、生态建设等。

  代表委员感言献策

  观点一:让“新宁波人”、农村人也幸福

  来宁波已经20多年的市政协常委、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储嘉康说,刚来宁波时,城市面貌脏、乱、差,“很不理想”;而现在,包括自己的夫人在内,对宁波已经越来越满意了。

  在认同宁波幸福感指数比较高的同时,也不讳言宁波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要让外来人员即“新宁波人”和农村人口的生活也幸福起来。

  储老分析说,目前宁波的非户籍人口约有230万人,接近总户籍人口的一半。近20多年来,他们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幸福感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总体幸福感程度。因此,怎样给“新宁波人”以市民待遇,是增强市民幸福感、同时提高整个城市幸福感指数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影响宁波幸福感指数高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农村。现在宁波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其生活环境差、农民收入还不高,尤其是一些山区的村庄。如果要让所有宁波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农民显然也应该在内,缩小城乡差别就是题中之意。

  此外,储老还表示,要提高民众的幸福感,今后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该拿出切实措施,逐年缓解出行难、停车难、高房价等当前突出的热点问题。

  观点二:教育费用高等问题影响幸福感

  谈及宁波市民的幸福感,现已退休的市人大代表、原划船社区居委会主任汪音音有着切身的体会。她说:“小社区大社会,从社区的工作中就可以看出宁波市民生活得幸福不幸福。”

  同样,让市民感到不幸福的一些事情,汪女士也了解得很具体。据她介绍,现在很多社区居民,其日常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即孩子的教育;而相当多的居民都在为孩子高昂的教育费用烦恼,尤其是巨额择校费。

  另外一个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反映比较多的、关系到生活幸福感的问题,是鄞州撤县成区后,市三区和鄞州区的一些政策衔接目前还不够。像百丈街道下辖的近一半社区,如中山、划船、宁舟、甬港、舟孟等,原都属鄞州,居民退休时享受的是当时鄞州的待遇;而现在这些居民人是住在市区,享受的政策却还和原先一样是鄞州的政策。局限于市三区范围内退休人员的一些新政策出台后,他们就享受不到。程旭辉谢志初黄静/文胡龙召/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物价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