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宁波文化大发展献一策”网上征集活动

发展宁波文化产业的八条建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10月27日 09:24

  近些年来,提到宁波,人们的第一印象都是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其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当这样一座城市把目光投向文化产业,人们期盼见到的是文化和经济完美融合、共同发展的盛景。不过,跨越式的发展也要从基础做起。

  一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观念性障碍。虽然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决策,但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还不够,对文化产业地位、作用的把握还不够全面深刻,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其他产业轻文化产业”“重文化事业轻文化产业”或“重理论认知轻实践指导”的偏向,以及“重商轻文”等观念。

  体制性障碍。文化产业在宁波市还是一个幼稚产业,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的强力扶持,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但现有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不清,缺乏统一协调,区域整合能力不强,产业政策不完善,扶持促进机制不健全。

  专业人才缺乏。宁波市文化产业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营销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人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因素,导致大部分从业企业还处于粗放经营、低效益经营状态。

  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根据国际经验测算,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需求将占总消费支出的23%。宁波市2005年人均GDP是4824美元,2006年已达到6400多美元。但宁波市城市居民人均文化支出占总消费支出还不到7%,可见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二 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为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十一五”期间国家确立了“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的战略。

  宁波要紧紧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和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建设的契机,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自觉接轨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的战略布局,这将给宁波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战略为文化产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宁波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新的发展思路,努力推动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历史性跨越。坚定实施“文化大市”战略,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创造高附加值,并整体提升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品质,这将实质性地推动宁波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比较优势。宁波拥有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上林湖越窑遗址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民间艺术资源等,对这些独特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创造性的利用,就有可能形成宁波特色的文化产业。

  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是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宁波民营经济目前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依附型向自主创新型加快转变提升的关键时期,多方寻求经营理念、投资领域和产业选择新突破的内在冲动日趋强烈,政府因势利导,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政策扶持,必将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三发展宁波文化产业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强力推进。把文化发展作为抢占区域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将文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与经济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协调组织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实行市级领导包文化项目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一年排一次项目表,年初统一安排,年底进行考核。

  (二)、加大扶持培植力度,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一是在摸清文化产业底子的基础上,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文化产业的主攻方向。二是把文化产业项目列入招商计划,像抓招商引资、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力争引进培植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文化主导产业,打造一批文化名牌产品。三是研究制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中央、省出台的优惠政策,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四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促使文化产业尽快起步。

  (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壮大。加快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和文化演艺中心建设,聘请高层次专家高水平、大手笔进行规划设计,尽快启动、尽快开工、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建成代表德州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吸引周边地区的观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聚集作用。督促各县市区规划建设符合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鼓励有条件的建设综合性博物馆;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四)、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魅力和核心竞争力。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研究、抢救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打造德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打造“梁祝”文化品牌。大力推进梁祝文化研究,全面加强梁祝遗址保护,提炼弘扬梁祝文化的底蕴和精髓,拟先期投入2亿元进行开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这一工程建成德州的精品工程。二是打造历史名人文化品牌。加强对王守仁、方孝儒、包玉刚等宁波历史名人的研究挖掘,加强对姚江学派、浙东史学派等学说的整理开发,将文化理念物化,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去,在文化设施、标志性建筑、广场等注入名人文化的内涵。三是打造民间艺术文化品牌。把宁海耍牙、骨木嵌镶、朱金木雕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金字招牌,进一步包装打造和利用,择机建设高品位、综合性“民俗馆”,在让游人领略民艺风彩的同时,增加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厚重感。

  (五)、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拟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研究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尽快启动改革。重点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管理部门职能向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制度建设、政策制定、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转变,推进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

  (六)、在文化产业领域,宁波市要统筹抓好国办文化和民办文化,充分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要大力培育国有文化产业主体,按照中央确定的范围,根据省试点工作的要求,对一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加以转企改制。

  (七)、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如象山县引进杭州宋城集团合作建设中国渔村旅游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5亿元;宁波远望华厦置业有限公司租赁经营北仑凤凰山主题公园等。宁波市还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大力扶持古旧家具生产加工业、根雕制作业、十里红妆、越窑青瓷等一批特色民营文化产业。

  (八)、大力推进优势企业发展。重点扶持现代传媒业、文艺服务业、旅游休闲业、体育健身业、文具制造业、包装印刷业等六大文化产业。(邓大龙)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包装印刷 化工 基金 标志 寻求 
稿源:   编辑: 庄伊岚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姚涵作网络文化发展主题报告(视频)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现场直击(组图)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今天开幕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明天开幕
·宁波市网络文化提速发展
·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宁波将打造动漫品牌 优秀产品政府重奖
·宁波开通网络图书馆 24小时图书馆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