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净化网络 人人有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8年10月26日 08:35

  查询信息资料,汲取知识源泉,丰富娱乐生活……不经意间,迅猛发展的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成了我们亲密的伙伴。网上恣意天马行空是何等的自由惬意,但也不免藏污纳垢。黄色网站、不良信息、毫无忌惮的滥骂诽谤、通过网络骗钱骗色等等,如毒虫一般侵蚀着网络的健康面。

  在传统媒体载体中,编辑记者等可以选择取舍信息的内容,有着可靠的把关者,可以对新闻传播实现有效控制。而在网络世界中,充当传播者角色的不仅有网络媒体,还有散布在各个或明或暗角落里的网民。网络传播的传接合一,使传统的“把关者”角色弱化,从而使网络信息泥石俱下,充斥着不和谐的“噪音污水”。我认为,在网络世界中,无论是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网民朋友都要树立人人都是“把关者”的共存共荣理念。净化网络,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网络回归一片净土的景象才有奋斗的希望。

  对于网络媒体从业者,提高网站管理者的认知理念。需建立长效发展的考核机制,树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打造有品牌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品牌。时下,一些著名的门户网站还能不时看到色情、暴力陪衬新闻,点击量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健康的链接。为此,网站管理人员要明确:把庸俗当卖点,用不健康的信息,打造“轰动性注意眼球”无疑是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只能吸引一时的关注,却会损害网站长久的发展。要严格检查制度。刊发前新闻收集、题材编辑、过程把关,刊发后专人检查审读。做到上网前后都有人监管。要把握提高点击率与提高质量齐头并进的平衡方向,打造影响力经济,才是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的正确之道。

  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相比,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着重技术轻思想理论的现象,缺乏必要的新闻根基、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升新闻职业素养,强化“把关者”的理念,严格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要确保网站内容真实,在新闻发布方面,严格按照新闻报道的职业流程,原则的发布进行。不因商业利益而失去职业操守。如对博客中出现大量漫骂攻击他人的言论,网站工作人员有责任予以及时删除。当然,对于论坛、博客的把关要掌握好“度”,要充分体现出网络公平开放的特点,既不能管制过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而不理不睬。

  对于普通网民,加强技术防范以便做出及时的应对调整,针对网络用户建立网民信用系统。现有的网络管理技术已经可以对不文明的网民说“NO”。如某些网民经常在网站上发布一些非常不雅的文字及无理的诽谤责骂,甚至发布一些淫秽色情图片,网站可以封其ID,拒绝他到该网站访问和发信息。要进一步开发网民信用软件系统,如果有网民发布了不健康信息,不但这篇信息被封杀掉,拒绝这个网民登陆该网站,同时,要降低这个网民的信用。以累积和牵连的技术办法限制其的网络生存空间。

  要普及健全互联网法规,加强针对网民的法规宣传。网民的相关法律意识提升刻不容缓。可以采用鼓励和强制手段要求网民参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知过程,要针对上网人群的特点进行普法教育。针对目前我国网络用户低龄化的特点,要真正使互联网法律法规走进课堂,才可以的情况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必要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众多网民是网络生存的衣食父母,人人都是监督者。人人皆可把关的理念不是被弱化而应该强化。“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网络上的一条流行语,在虚拟世界中,因为可以匿名,许多网民就降低了道德标准。其实网络用户通过论坛或者通过博客等发表意见或信息,就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会受到现实世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网络用户对自己所发布的信息要把好出口关,不能信马由缰。那种把网络当作任意宣泄个人情绪的场所的观点都是荒谬的。如果说法律通过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是刚性手段的最后保障,在事后可以起到作用;那么道德则通过舆论、习俗发挥作用,是软性措施,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尤其是网络传播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不仅需要在法律层面上的“堵”,更需要的是要在思想领域中的“导”,“堵”只能治标,“导”才能治本。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出口 
稿源:   编辑: 庄伊岚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姚涵作网络文化发展主题报告(视频)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现场直击(组图)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今天开幕
·宁波首届网络文化节明天开幕
·宁波市网络文化提速发展
·加大文化创新力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宁波将打造动漫品牌 优秀产品政府重奖
·宁波开通网络图书馆 24小时图书馆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