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江口 国家计划单列市、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著 名旅游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爱心城市、服装名城、时尚之都…… 这就是宁波。 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宁波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国第四位,消费水平居全国第二位。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在文化源远流长、经济繁荣发达的土壤上,宁波市文化大市建设的异军突起,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上)在宁波市中山广场举行的颂歌献给党大型广场演出。 (下)载歌载舞的宁波市广场文艺舞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改革春风 激活文化 改革开放春风,激活宁波文化,如大剧院、音乐厅等三江文化长廊上的“明珠”成了群众得以欣赏到更多高雅艺术的“梧桐树”;活跃在社区和乡镇的数千支业余文化队伍,不仅丰富了农村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而且改变了“城里人送戏下乡”的传统,“乡下人送戏进城”扩大了城乡文化交流的内涵;“文艺甬军”打造的精品文化,成了宁波一张与外界交流的“文化名片”;文化遗产保护留住了宁波文化之根,展现了甬城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体制改革让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建设,为打造文化大市引入了一股“活水”……近年来,宁波市文化大市建设快速推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基础建设:群众共享“十五分钟文化圈” 近年来,宁波市健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5年内共投入近45亿元,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建设了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以“三江文化长廊”和“八大文化设施”建设为标志,宁波市的文化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剧院、高教园区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时代文化广场、月湖一期工程等建成投入使用,宁波博物馆、宁波文化广场、天一阁书库扩建、宁波帮博物馆、宁波书城等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对逸夫剧院、宁波图书馆、宁波影都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宁波歌舞团团部扩建、庆安会馆维修、白云庄浙东学术博物馆等工程顺利完成,提升了城市形象;乡镇、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得到完善,“东海文化明珠”、村落文化宫、社区文化宫建设方兴未艾。仅2006年就投入2.4亿元,建成了411个村落文化宫和49个社区文化宫,省、市级“东海明珠”分别达到55个和56个,覆盖率达80.6%,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创建市级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115个,市级社区文化宫47个,村落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开展。 依托这些堪称国内一流的文化设施,宁波市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高雅艺术和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如承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此节已落户宁波),第九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暨第12届中韩日三国戏剧节,2006“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主会场活动等,使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和国内外来宾领略到宁波文化的魅力。 遗产保护:展现甬城的历史魅力 前不久,《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开始实施,为宁波历史遗产保护再添“保护伞”。宁波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其视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仅2007年上半年,就先后发布了《宁波文物事业发展蓝皮书》、《宁波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启动了宁波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近年来,宁波市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一步步深入:永丰库遗址等11处文保单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国保”单位数量由原来的11处增至22处,位居全国103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公布了宁波市首批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建立了23个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考古研究所)成功获得国家考古发掘团体资格,与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建设了水下考古东海工作基地,启动了水下考古工作;举行纪念天一阁建阁440周年和范钦诞辰500周年、历史文化名城公布2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据了解,仅2006年,市财政用于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近3000万元,宁波博物馆、天一阁书库扩建、东钱湖南宋石刻等基建项目经费投入近3亿元。 文化市场:城市与乡村共同享受艺术 2007年,宁波市创作生产的电视剧《天地粮人》、广播剧《静静的胡杨》、《淘气包马小跳》、报告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歌曲《江南青青竹》5部文艺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入选作品奖,获奖总数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之首。宁波市通过鼓励精品艺术创作、扶持民间业余文化队伍、补助高雅演出等方式,极大繁荣了文化市场,从市区到乡村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近年来,宁波市修订完善了《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宁波市优秀文艺作品奖励办法》,成立了文化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制订了《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了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责任制。全市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除5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外,甬剧《典妻》先后获得了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2006—2007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奖;3名演员相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重点出版《浙东作家文丛》23部,推出《院士之路》5辑,用文学作品塑造了15位宁波籍两院院士,以他们的历练教育引导后辈,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选送的青瓷瓯乐《越·瓷风》获全国群星奖最高奖“群星大奖”、“群星创作奖”,表演唱《老墙门》获“群星创作奖”,广场舞蹈《象山渔鼓》获“群星表演奖”。小品《烦恼》获得“曹禺奖”金奖和“金狮奖”银奖,少儿舞蹈《小巷记忆》获全国首届“蒲公英”奖创作表演双金奖,镇海后大街社区龙鼓队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精品之作并没有在获奖后就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了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宁波本土文化”。 文艺精品丰富了文化市场,群众文化、高雅艺术则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艺术大餐”。宁波市积极扶持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市现拥有业余文化队伍数千支,每年举办的千人以上参加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就有近2000场。还开展了新农村题材作品征集活动,邀请剧作家创作并排演了一批贴近现实生活、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与此同时,宁波市从2002年起举办高雅艺术展演活动,去年财政投入高雅艺术的补贴资金为650万元,确保了各剧院实行低票价运作。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中国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国内外一流团体的演出。宁波剧院、宁波大剧院和宁波音乐厅3个市级主要剧场演出高雅艺术322场,全年共接待观众29万人次。10元、20元的低票价使百姓得到实惠。2006年起,宁波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出资150万元举行“利时之约”大型公益演出季,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每个双休日的夜晚,市民都能在音乐厅欣赏经典音乐会,部分低收入群众、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还得到免费赠送的门票。在今年年初的抗雪灾中,宁波市组织开展了“抗雪灾、送文化、暖人心”活动,市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纷纷推出了免费赠阅、免费观看,送戏、送图书进社区等举措,为近20万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服务,使他们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文化年。市场主体的繁荣,也为老百姓的多元文化享受提供了便利。 体制改革:引进文化建设的“活水” 宁波市提前3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提出的“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这得益于在“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上采取“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新思路。宁波市以“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群众享受”的模式,积极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果。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作为省、市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集团,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探索跨行业多元化发展,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据初步统计,两大传媒集团产值去年比上年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东南商报吸收社会资金,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宁波日报印务中心转企改制后,新体制新机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2006年实现利润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报业集团还积极拓展传统报业和数字报业融合之路,互动多媒体《宁波播报》、电子纸报、手机报等处于国内新兴媒体前列。报业集团还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了以开发虚拟仿真文化产品为主的新文三维公司。宁波广电集团组建数字电视公司,积极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并着力推出移动电视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宁波歌舞团创新经营模式,改革管理机制,通过承接舞美工程、与大企业联手共建企业文化、创立剧团品牌等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着力提高社会、经济两个效益,剧团效益从2003年的380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1568万元。海曙区文化馆创新理念,由海曙区国资部门委托文化馆投资兴办、注册资金500万元的独资文化企业——宁波和美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去年下半年启动后即取得经济效益,每年可反哺文化事业80万元。 “国助民办”与个人投资相结合,成为宁波市文化体制创新的另一个亮点。宁波市出台《捐赠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实施办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不仅全景式地再现了旧时宁绍地区的婚俗习惯,而且与上海、杭州的多家旅游公司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走上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象山“张德和竹根雕艺术馆”不仅展出了国家级工艺大师张德和的所有作品和他收藏的大量古木雕艺术精品,而且打造了象山竹根雕艺术研究和对外展示的主要平台,也同样走上了与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文化的光芒照耀着宁波 先进文化——引领时代前进的源泉 恩格斯在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指出:“没有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闪电,就没有欧洲城市工业革命的火花,也就没有欧洲城市经济的复兴。”可见,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城市经济全面振兴的内在驱动力。 7000年的河姆渡文明,孕育出了东海边那个独特的厚重而活泛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的骨子里天生就跳动着不安,它是一种发散型文化,像散文那样形散神聚,它代表着多元、叛逆与反思,又蕴含着单一、守成和顺从,它既求真又务实——求真代表着好奇、多思、冒险、不知足,务实代表着守成、顺从、安乐、知足。这种悠悠的远古文明,经过岁月的过滤和沉淀,凝结成了宁波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宁波精神:诚信、务实、开放、创新。 一位哲人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以繁荣的文化为支撑。文化的繁荣孕育千百万高素质的人才,他们如汇集的激流,推动着“经济之舟”不断向前航行。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宁波人似乎特别注重历史和现代的对话。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创造个性化、艺术化城市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如此,城市便成了文化的容器。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遗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文化景观,它们是城市形象的有形诗篇,同时又是文化创新的基石。 宁波文化涵载的勃勃生机与精神冀望,寄托着崇高的理想与美好的憧憬,激扬着改革的动力与创新的热情,同时也吸引着国内外财团看好这片热土,文化的繁荣成为了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 儒商文化——展现宁波经济的魅力 为了避战乱,越国上将军范蠡弃官隐居于宁波东钱湖的陶公山。他致力于商贸经营,不久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范蠡的经商成功,取决于他的“计然之术”——商贸活动必须要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要遵循客观规律。他运用朴素的辨证思维,把政治、军事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经营之道,创立了“赢缩转化”的经商理念,信奉“贵上极则反贱,贱上极则反贵”,与一般商人反向运作。可以说,范蠡是宁波儒商文化最早的代表人物。 对宁波儒商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个人物,是北宋时期曾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王安石极力鼓励中小商人自主经营,推出“商税钱不满30文者免征”的政策,提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义也”的务实观念,对当时朱熹理学所倡导的“商为末务”、“耻言财利”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这对以务实为本的儒商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范蠡、王安石这两位“外来人口”,以他们深邃的文化功力,破解了宁波的商贸文化,使得这片土地“商意”浓浓,再经后来者杨适、楼郁、王阳明、黄宗羲的不断铺张衍滋,才使具有高品位的巨贾辈出。 求真而务实的宁波商人,不拘泥于传统封建理学的言义、言理、不言利的旧观念,把义与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完全符合甬籍先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他们又信奉谋利而不忘义,谋利就是为了义,有了利才能真正实现义。否则,空谈义,不谋利,于事无益,于家无补,一切徒劳。包玉刚、邵逸夫、赵安中等“宁波帮”人士回馈故乡无私捐助,即为印证。 宁波商人知书明理,通情达理,在儒家文化熏陶下,他们为人处世礼让三先,轻易不与人争斗,给人以谦恭、儒雅的良好形象。在处理商务活动中,他们以理在先,遵守规矩,守德守义守信。与人相处讲道理,明是非,这使得“宁波帮”商人在商务活动中,给人以信任感、可靠感,如此便使其生意不断地做强做大。 儒商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宁波宝贵的经济文化的基础,更是宁波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文支撑。 时尚文化——揭秘现代港城的风韵 具有开拓精神的宁波人在传承历史文明的同时,更赋予现代文化以时尚、休闲的元素。每年一次的宁波国际服装节成为群众的时尚文化派对,它既是宁波“红帮裁缝”文化元素的绵延,也是“梁祝”故里浪漫的“霓裳文化”新传奇。宁波是中国近代服装业发祥地,宁波人缝制了中国第一套西服,第一件“中山装”,开办了第一家西服店,编著了第一部西装裁剪书,史称“红帮裁缝”。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宁波成功树立起中国服装名城形象。宁波不仅是中国时尚制造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宁波国际服装节是一场集服装经贸、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盛会,依托宁波这一中国服装最大的产业集聚基地,通过举办系列的服装文化、服装经贸和艺术交流等活动,扩大宁波对外影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展示宁波文明城市的新貌,促进了宁波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至今,宁波国际服装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并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同时,宁波还举办了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宁海)开游节、中国(象山)开渔节、中国余姚和慈溪的杨梅节等节庆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文化和经济联袂的形式,获得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双赢。 文艺甬军整装待发 新世纪以来,宁波市文化工作会议之后,全市的文艺创作一直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组织生产部门创作热情高涨,优秀文艺作品逐年增加,硕果累累,100余件作品获全国常设性文艺大奖,20余人次获全国各类常设性奖个人奖项,其中“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广播影视大奖、鲁迅文学奖、群星奖等都创造了新记录,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宁波市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和一大批文艺精品纷呈的良好格局。 宁波市坚持努力搭建有利于文艺人才锻炼成长的舞台,营造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形成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几年来,实施文化明星工程和“六个一批”人才工程,开展“文艺之星”评选活动,逐年加大对获奖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大对人才宣传扶持推广力度,每年有重点地宣传和推介1—2名优秀文艺人才。分别在杭州、上海、北京召开了夏真、艾伟、赵柏田、王耀成等作品研讨会,荣荣作品在国家级媒体进行专版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宁波文学人才的知名度。由中国小说学会等单位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揭晓,作家艾伟的长篇小说《爱人有罪》上榜,名列第二。在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作家、诗人荣荣凭借诗集《看见》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集奖,实现了宁波市文学获奖史上零的突破。王静的《中国的吉普赛人》获“山花奖”一等奖。艾伟、赵柏田、王耀成的文学作品均被推荐到全国参评鲁迅文学奖。宁波电台辛雪莉导演和演播的广播剧在全国大奖评选中多次获奖,2007年在获得全国“金话筒”奖之后,又荣获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长江韬奋奖,成为浙江省首位获此殊荣的新闻工作者;电视剧的创作生产是宁波市的文化产品生产的亮点,市影视艺术中心导演安建几年来辛勤耕耘,每年都导演二至三部优秀电视剧。2007年由他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天地粮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他为主任的电视剧艺术中心每年都有作品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为宁波电视剧生产赢得了荣誉。 电视剧创作是宁波市文艺创作的强项,在浙江省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五”以来,有二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五部作品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六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牡丹奖,三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年生产量达100余集。《至高利益》、《天地粮人》、《脚下天堂》的先后播出,都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刚创作完成的《名校》、《我是太阳》和将拍摄的《天语》、《北风那个吹》都有较好预期,正在启动的宁波帮题材代表作从目前的大纲来看,更是信心十足。 2007年又启动了宁波帮题材长篇小说《大商无界》,开启宁波帮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先河。青年作家张忌继艾伟、赵柏田后又获浙江文学之星称号。另外,《院士之路》系列、《浙东作家文丛》、《宁波当代作家散文选》、《宁波当代诗人诗歌选》、《中小学生作文选》、《谢志强小小说》等作品的不断出现,着实使宁波文学创作繁花似锦。 与有些门类一样,音乐舞蹈作品中作曲和作词大多请的是外地专家,宁波市作曲和作词的人才缺乏,创作的歌曲未见有大奖获得,但总体上宁波的创作力量,尤其是组织创作力量正在上升趋势,宁波市的词曲作家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歌曲创作水平和数量在不断地提高和增加。2008年宁波市将举办音舞节,这将集中4年多来全市音乐舞蹈的创作作品,其中产生的佼佼者将角逐2009年浙江省音乐舞蹈节。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宁波人民的热切愿望。使宁波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宁波的实际情况,勾画了三五年后宁波的“城市文化形象”。宁波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国以人兴、城以文名”,精品和人才是建设文化大市的两个关键环节。要多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优秀作品,要有一批在中外市场上叫得响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高要求。加快建设重点文化设施,要分阶段、分层面、分类型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三江文化长廊为主干,纵横覆盖全市,公益性与经营性设施合理布局、有机分工、优势互补的市、县、镇、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扶持发展重点文化产业,依托现有基础,确立现代传媒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传媒中心、出版印刷基地、旅游强市和文具之都。积极构筑重点产业区块、优势文化产业区块,要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扬东海波涛之风蓄势待发,携经济文化之力比翼齐飞。我们有理由相信,宁波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必将不断地闪烁出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光芒。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志 一批 注册资金 旅游合作 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