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农村改革发展的又一个崭新时代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16日 15:51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里的这句话,难免让人产生强烈的震撼。从三个“仍然”中,我们知道,党中央是了解当前农民的发展状况和困境的;从三个“最”中,我们看到党中央对农民充满着关爱,也看到了党中央对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决心。三个“仍然”和三个“最”,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到农村,常能听到农民说,现在的政府让农民最受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是实话、也是心里话。本届政府不仅让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还给农民种粮补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读书不再交学杂费等。这些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农村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何看待当前的“三农”问题,同样要实事求是,既要历史地看,又要现实地看。历史地看,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变化的确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30年前,在中国农村生活着大约2.5亿极度贫困的农民;而今天,这个数字不到1500万。30年间,94%的贫困人口消失,这在世界脱贫史上也堪称奇迹。此中成就,完全得益于中央的各项政策。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30年前农民是中国体制破冰的最先受益者,而30年后农民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小获利者。最新数据显示,仍有大约1亿农民生活在脆弱的波动状态,任何一点天灾人祸都可能让他们重返贫穷。尽管政府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但这些善政的实效很快就被上涨的农资价格所吞噬,加上粮食价格管制所形成的剪刀差,城乡并没有向“一元化”迈进,在一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快车面前,农村的速度明显落后。

  农业基础薄弱,是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大,比如水利设施大多还是啃“人民公社”时期的老本,利用率日渐衰退;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是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农村社区的公共建设不像城市那样由公共财政投入,修一条路甚至建一个阅览室往往也是由农民自己集资;农民增收依然困难,除了农产品涨价跑不过农资那条腿外,是农产品仍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缺少话语权,他们的房子、宅基地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抵押、买卖。所以说,赋权于民也是农村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只有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到各种博弈中,让他们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改革才能获得足够的制度正当,问题才能解决得顺风顺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8亿农民,只有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富裕起来了,中国才能真正富强起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我们不加强农业基础,不扶持农村发展,不加快农民增收,不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

  中国农民的变迁史,从来都是中国最惊心动魄的历史。今天亦然。今日的中国“三农”改革,同样需要智慧、魄力和勇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必将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又一个崭新时代!

稿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  编辑: 吴颖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医疗改革将路向何方
2009年公务员招考
第十二届宁波国际服装节
"90后"挺进大学
2008年度诺贝尔奖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