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金秋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症”就要发作一次。 诺贝尔奖不只是一项巨大的荣誉,更是一个国家尖端学术实力的结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诺贝尔奖长长的获奖名单上,如果始终是那个似乎永远静止的零,国人难免巨大的失落与惆怅。 专家认为,与其猜测“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拿诺贝尔奖”,还不如静下心来去思考:“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中国人究竟如何才能拿诺贝尔奖”?假如现在的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不改变的话,中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症”还将持续下去。 2007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牛文元研究员(右一)主持与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对话。当日,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托马斯·谢林、罗伯特·蒙代尔来到中国科学院,就“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作学术报告,并与听众展开对话。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经济与金融部门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报告会。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日本人频频获奖的启示 2008年诺贝尔奖各奖项陆续揭晓后,除了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外,事实上,日本科学家成为大赢家。截至目前,日本已获得各类诺贝尔奖达16次之多(不包括日裔科学家),2000年以来已有8次。 同是东方人,日本人频频获得诺贝尔奖的“秘密”何在? 2001年3月,日本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这一举动当时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就曾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但以目前日本科学家的表现看,达到这一目标,似乎还真不是什么“狂妄之言”。 教育专家熊丙奇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近几年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科研投入;积极改革僵化、分割的旧科研体制,如把文部省和科技厅合并;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支持企业科研,为了促进成果产业化,还设立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法确定科研方向;在自己创造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同时,开展国际合作。这一切表明,日本是“动真格”的。 专家认为,日本的科研制度,值得中国学习。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科技界、学术界,也采取了“类似”日本的措施,诸如加大科研投入,有众多科研与学术人才计划,期望能推动基础研究以及学术顶尖人才培养;重点发展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等。 此前,很多人抱怨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是因为科研经费少;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研投入,但是,有望问鼎诺贝尔奖的重大原创成果,还是没有出现…… ———— 相关报道 ———— 此前,网上广泛流传一个署名“雷辉”的北大本科生的一篇文稿,标题为《我为什么要抄袭论文》,文中写到“很多高校的本科生课程,都是以论文作为结业形式。而现有的教学形式,决定了很多课程往往集中在一起结束(通常是期末),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一至两周的复习时间内要写出多篇论文,而且每篇论文往往规定参考书目要达到几本,字数要达到几千甚至几万字。其难度可想而知。除了借鉴与抄袭,他们还有多大出路?最关键的是,由于教师自身学术视野的局限,很多抄袭之作,竟比原创得分更高。基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抄袭之风当然就劲吹不止了。决定了靠‘斩立决’来遏制论文抄袭难治根本。只有多管齐下,在道德、律令、教学方式、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时,才可能根治论文抄袭。”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万字 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