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一种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尚书·舜典》中对“文明”一词用过如此解释:“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者纹也,即纹理印痕;“明”者日月也,即辉煌光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伴随人类的成长,积淀丰厚的内容,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改变着自身。不管是否已经认识到,也不管是否愿意接受,活生生的现实已经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现代人人类,已在进入一个相当陌生的“网络社会”。按照定义,网络是“节点”与“边”的集合。文明,即文化,是指人类所创载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主要的是指后者。网络文明,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是一种融科技和文化于一身的新型文明。在网络中,无论高雅的阳春白雪,还是凡俗的戏言喧闹,于此都有一片广阔且宽松的园地任你施展才华和宣泄情绪。
网络社会,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另一个社会。曾经人们爱谈的天堂和地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虚幻,而“上帝死了,人类疯了”后,比虚幻稍真实的虚拟世界又在人类手中诞生。这个虚拟如此神奇,如此可怕,如此神圣,如此无耻,如此鲜活,如此逼真,如此虚假……它对真实世界进行重塑,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是人类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一个巨大挑战。
一位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都不现实;现实的东西都不理想。同样,网络文化也不是绝对理想的文化。网络文化充满创造性的时代精神,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消极方面。其中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虽已成为一支规模可观的产业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网络经济发展,丰富和满足了群众误了生活需求,但是目前在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还存有不少问题。如从受众角度看,网络游戏的主要玩家是35岁以下的群体,不健康的内容,特别是淫秽色情和暴力内容,影响了未成年学业和身心健康。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青少年占据了网民的绝大多数。青少年具有叛逆性、想象力、颠覆性、不满于现状、充满幻想等诸多特点,总体来说是“不成熟、非理性”。而网络交流与青春文化之间又存在天然的亲和力。因为青少年自我表达欲最强,而压抑也最严重,所以反抗性最强烈。他们的显性表现欲隐藏于现实之中,而在网络中却可以无所顾忌的袒露自我,尽情发泄反抗的欲望;他们显性游戏冲动压抑在现实枯燥机械的学校学习生活中,而在虚拟网络间却找到了满足冲动和想象力的最佳通道。甚至泥陷其中,不能自拔。
2005年4月10日,《今日说法》播出了一集名叫“他为什么离去”的案件:天津市13岁的男孩陈东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以游戏为背景写了一本8万字的小说。深陷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的陈东无法承受现实世界的压力。一天早上,,他留下4份遗书后跳楼自杀。但是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陈东一直试图自拔解脱自己,他一直生活在戒网却又难以戒成的矛盾中。他在小说中写道:“我又一次来到了第一次死亡的地方,天使憎恶我,塞娜也不愿见我。我被审判,打入地狱,希望我能复活。可是我知道我罪孽深重,我得到了我应有的惩罚。人生本不该如此。”据专家分析,陈东在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一种心理障碍,叫做网络成瘾综合症。一个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有网络依赖症的人数占到总上网青少年人数的15%,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244万,令人震惊。同样,我们看到陈东沾上网络后,他自责,他出现一种心理冲突,既想摆脱又身不由己。所以他很矛盾,所以他很痛苦,以至最后走上极端。在陈东死后20天,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联手在全国举办了一个大型“为了明天青春自护远离网瘾”活动,希望能引导孩子们自觉行动告别网瘾。
这个案件震撼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网络社会中真实与虚拟性的冲突带给人们的困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陶东风说:“其实虚幻性与真实性本是同根生的,同样源于网络交往的三个特征:匿名性、社会文化禁忌与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权利的不在场。网络世界充满虚幻性和游戏性,它的危害性和魅力也来自于此。”由于社会压力人们常常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表现“本我”,表现被这个社会化的自我压抑的“我”。而网络就是这样一个隐藏一个“我”呈现另外一个“我”的场所。
从理论联系到自身,走进学校图书馆和学校电脑室,其中玩游戏和上网聊QQ的人数达到总上网人数的80%以上。另外还有10%以上在看电影电视剧。网络交往在大学生中占很大比重。因为网络的诸多优点,如网络交往主体自由而平等,内容丰富而生动,方式快捷而方便,角色虚拟而间接……这些对于学生有着致命诱惑力和不可或缺性。但是一个人长期说着假话,他是否会忘了真话到底该如何讲?所谓人必须适应社会,网络社会就是一个虚拟性世界,在网络中人也是虚拟的,无论如何也难以“纯真”,而现实却无论如何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现代交际难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说:“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快捷性和挑战性,掩盖了她潜在的强暴性和危险。”
诚然,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学生具有诸多负面影响,如其文化的异质导致价值观倾斜,其虚拟性导致离群索居、人际关系冷漠,其模式导致思维方式渐变等等。如《纽约时报》一个电视评论员所说:“像许多其他人一样,我也陷入了‘在媒体里生活’的现代生存状态之中,那是一种兴奋与厌倦相交织的状态,我不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拥有信息却没有知识,拥有意见却没有原则。我感到我的个性淡化了并且融入了表演的氛围之中。而且我完全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这样的表演,而开始我的生活。我自己的记忆在媒体生活的迷雾中消失了,我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旁观者。”的确如此,网络带给人们刺激与进步的同时,使很多人也同时陷入了恐慌当中,对自我迷失、对自我在现实中迷失的恐慌。
但我们并没有到了“谈网色变”的地步,我们仍处于初级网络文化时代,一切都在完善中。如针对学生,可以优化校园网络以达到预防及育人作用。开设品德聊天室,开辟优秀德育资料网页,改善校园网络网上内容陈旧、上网速度缓慢、人多机少且收费高等问题,以阻滞很大部分学生流向校外各种网吧,也便于在校园网上开展文明教育且效果也会更明显。当然治标同时必须治本,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才是关键,正确认识自我、对待自我、修正自我从而塑造优良的网络精神个性品质。另外辅之以心理咨询来有效反推网络精神健康素质培养。多管齐下,相信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切实可行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财富 万字 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