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四年前他结束了46年的摆渡生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08日 17:14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座座新桥的出现,给吴祥根一家带来巨大变化

图为吴祥根和老伴一起回味奉化江上46年的摆渡生涯。

  吴祥根家庭感言:

  50年前开始摆渡时,我还想着将渡船传给儿子、孙子,没想到几十年下来,变化这么大。我们这户五代撑船的人家再也不用以撑船为生了,我的后代已经有了比撑船更轻松的工作。

  秋日的一个黄昏,在海曙区段塘街道一条古朴的弄堂里,十多位老人正围坐着聊天。记者问起摆渡人吴祥根的家,老人们热情地指路。“那时候没芝兰桥,也没兴宁桥,到奉化江对岸去,就坐吴祥根的船……”一位老人说。

  几分钟后,记者见到了63岁的吴祥根和他的老伴陈阿姨。吴祥根聊起了他46年的摆渡生活,聊起了奉化江两岸近30年来的巨大变化。谈到三江六岸建起的一座座桥,他在感叹交通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有些伤感。毕竟在这些桥出现后,坐他渡船的人越来越少,4年前芝兰桥建成后,他不得不歇业了。

  “大包干”后生意红火

  吴祥根1945年出生于段塘,他祖上四代都在奉化江段塘渡口以摆渡为生,是当地有名的“摆渡世家”。吴祥根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撑船。他们家摆渡用的那艘木船是祖辈传下来的,可以乘坐19人。

  1958年,父亲去世了,年仅13岁的吴祥根接过渡船的竹篙,成了吴家第五代摆渡人。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要起早贪黑地摆渡,很是心疼,就让比儿子大3岁的女儿帮着一起撑船。1960年姐姐出嫁了,吴祥根开始一人摇船。

  吴祥根开始摆渡的时候,奉化江上只有建于1936年的灵桥。那时候住在段塘的人要想通过灵桥走到奉化江的对面,至少得走一个小时,而坐渡船,一般只要10分钟,所以吴祥根的生意很好。

  1979年,农村流行起“大包干”,吴祥根承包了渡船业务,每月付给村委会35元承包费,剩下的收入全归他个人。那时候,经商的人多了起来,奉化江两岸的农民挑着自己地里出产的农作物,乘着吴祥根的船,去江对岸卖。吴祥根迎来了自己摆渡生涯里生意最红火的时期,他的渡船每天可以摆渡好几百人次,最多时,一天可以渡五六百人次。多劳多得,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兴宁桥建成后生意滑坡

  1984年,奉化江上架起了兴宁桥,一些段塘人开始骑自行车从兴宁桥绕一下到江对岸去,吴祥根的客人少了一半。不过,很多到江对岸做生意的人还是喜欢坐船,连人带货一起过江。吴祥根的收入虽然比以前少了,但还可以养家糊口。

  同时,奉化江上的船只越来越多,比如装沙船。这些船都是纵向行驶的,而吴祥根的渡船则是横向行驶的,他既要尽快将乘客送到江对岸,又要避免和纵向行驶的船相撞,因此他总是小心再小心,每趟渡船行驶的时间比以前长了许多。碰到逆风,奉化江上200多米的行程,他往往要撑上半小时,这也影响了他的生意。

  为此,1993年,吴祥根给木船装上了马达,行船的速度大大加快。几年后,他又将木船换成了钢板船,新的钢板船可以坐30人。祖传的木船没用了,曾经有人想买下木船拿去当柴禾用,被吴祥根一口回绝了。他觉得木船是传家宝,不能卖更不能拆了当柴烧,就含泪给木船挖了一个洞,让木船连同木船带给他的美好记忆一起沉到了奉化江底。

  换上钢板船后,船的速度更快了,但随着交通工具和公交线路的日益增多,吴祥根的生意越来越差。

  芝兰桥结束了他的摆渡生涯

  1997年,奉化江上造起了琴桥。到了2002年,在离段塘渡口200米处,芝兰桥开建了。2004年1月,芝兰桥开通,基本上没有人来坐吴祥根的渡船了。但吴祥根还是每天按时出现在段塘渡口,去载几位和他一样恋旧的老农民。

  2004年2月24日,吴祥根永远记得。那一天,他结束了46年的摆渡生涯。钢板船被送到船厂,折价2000元卖了。“在这条江上,江底有几块石头我都一清二楚,方圆十里摇摆渡船的人我没有不认识的,突然间大家都散了……”吴祥根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失落心情。

  而吴祥根的妻子陈阿姨则很开心。她说,以前,吴祥根经常摆渡到很晚还没回家,她就在江边喊他,要是他没有应她一声,她的心就跳得厉害。“现在好了,不用担心了,可以过几天舒坦日子了。”陈阿姨说。

  看了杭州湾大桥后一晚没睡好

  吴祥根家的门口种了很多花草。不摆渡了,他没事的时候,就在家种花养草,修修这里补补那里,家里好几个小柜子都是他自己做的。

  今年6月,社区组织老人去看杭州湾跨海大桥,吴祥根也去了,大桥的壮观让他惊叹不已。回来的当晚,他失眠了。“对于桥,我的感情一直很复杂。有时会恨桥,是一座座桥敲掉了我的饭碗,但更多的是高兴,有了桥,人们出行更方便了。”吴祥根说。

  吴祥根和老伴有两儿一女,都有了不错的工作。逢年过节,是老两口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儿孙们都聚在了一起。吴祥根说,他的两个儿子都会摇船,儿子们上初中的时候,每年暑假还来帮他撑摆渡船。“现在我最大的外孙已经13岁了,如果我还在摇船,他可以跟着我学了。”吴祥根笑着说。“还要孙子、外孙像你那样受苦呀?多亏现在有了桥。”陈阿姨在一旁责怪地说。

  (实习生 陆璟璟 王静 姚军 记者 杨静雅/文 龚国荣/摄)

  相关链接

  百年前,宁波三江上只有两座木质浮桥。1936年,宁波才有了第一座永久性江桥,即灵桥。此后40多年,三江上新增的固定桥梁只有建于1970年的新江桥。

  改革开放后,宁波桥梁建设速度飞快。1981年,解放桥落成;1984年,兴宁桥建成通车;1990年,江厦桥建成通车,取代了原有的浮桥;同年,与环城北路相接的姚江大桥建成;1991年,甬江大桥凌空腾起……目前,三江上在建或已建成的大桥有近20座,包括琴桥、灵桥、新江桥、铁路桥、兴宁桥、江厦桥、芝兰桥、姚江大桥、解放桥、永丰桥、甬江大桥、庆丰桥、青林湾大桥、湾头大桥、明州大桥、长丰桥、外滩大桥等。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赖小惠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全国知名媒体宁波行
杭州地铁发生塌陷
新加坡宁波周活动
增值税转型改革
首届港口文化节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