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作亚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榭人。三十年来,大榭一直是我生活和工作的中心。说到大榭的变化,我不能不说的是故乡的路。
我住的村子叫长塘村。一条不超过两米的泥石路村间道路把太平、龙山串了起来。在出岛求学之前,那条小路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上小学那会儿,徒步来回走在这条路上,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是冬天下雨时,没雨鞋的学生双脚浸泡在灌满泥水的鞋里冻得刺痛。后来,有自行车了,但是车胎禁不起尖石的磨擦,三天两头爆胎。
念完初中,我去柴桥读高中时,每周骑自行车回家必走榭西海塘路。路的一边是波涛拍岸的黄峙江,一边是低洼田,刮大风的日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刮到江里或洼田。有个大风天我骑车回校,离渡口还有三四百米,候船室门已打开,人群涌向渡船。我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迎风拼命加快车速,终于在船夫解开缆绳时,顺着码头的斜坡冲上了渡船,却一阵眩晕,眼前发黑,两耳轰鸣,双腿发软,浑身冷汗,几乎晕了过去。
“要想富,先修路”。大榭岛开发后,交通先行。长塘村的北侧新修的又宽又平的榭北路,连起了关外村、龙山村、协丰村、太平村、长塘村。榭西海塘路拓宽后变成了水泥路,并在里侧修了一条笔直的四车道的榭西路。如今的大榭,环岛公路贯通,东西南北道路纵横,岛内公交四通八达;出岛也有了跨海大桥。大榭的交通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今年7月,预计总投资6.79亿元大榭第二大桥预可行性报告通过了市发改委的审批。该大桥建成后将加快大榭岛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完善我区对外的集疏运网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十年来,故乡的路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它的变化。
展望未来,相信大榭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的路也会越走越宽广。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车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