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江北记者站陈海波吴红波王威)昨日,江北区慈城镇毛岙村村民孙朋德和老伙伴们乐开了怀:村文化宫建设用地已经批复了。最近一段时间,毛岙村喜事连连:大道通到村口,大管网送来清水,生活污水实现生态化处理。孙朋德一打听,才知道区里投入100亿元发起“改善民生八大行动”,要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起尽享美丽家园和周到服务。
实现城乡统筹难点在农村,改善民生突破口也在农村。通过蹲点、下访、调研等行之有效的民情沟通机制,江北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创业创新、城乡社会保障、城乡住房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城乡卫生均衡化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态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管理等“改善民生八大行动”。承载着沉甸甸民意的八大行动共60个项目,覆盖城乡基础设施“硬件”和公共服务“软件”的各个层面。“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次启动‘改善民生八大行动’,是要缩小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江北区委书记俞雷说。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于打通“硬件”共享瓶颈。如今,以“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为主要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在江北区全面铺开,一个怡人宜居的都市型城区正逐渐成型。
江北已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和通公交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他们还将投入近亿元建设农村联网公路,从而使所有自然村之间形成“蛛网式”交通;实施以城市输变电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为“抓手”的电网建设,形成城乡兼顾的用电保障机制;实施环网主干管和农民饮用水工程,不仅使中心区域全部用上了水库优质水,还使8万名农民也喝上了同网同质同价的“放心水”;在电话、因特网已实现全覆盖之后,把数字电视转换工程作为“信息网”建设的主要内容,预计将在明年完成这项工作;“生态环保网”建设上,在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区处理”基础上,正集中精力把集镇周围村庄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大管网,偏远村则建造生态化污水处理系统……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现“软件”共享。“一怕得病住院,二怕生活无着,三怕老来无靠”,这是像孙朋德这样的农民过去经常说的一句话。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江北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实现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了筹资标准,完善大病救助体系,使农民医保和城镇居民全面接轨;为增加农民收入,江北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超过1万人,其中60%实现再就业,使全区农民非农收入接近90%;江北的农民养老保险从被征地农民逐渐向全体农民延伸,参保率从现有的70%提高到100%。
“软硬兼施”,城乡统筹。孙朋德和老伙伴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生活会更加幸福:“改善民生八大行动”,力争五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全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将建成生态公益林5万亩,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6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