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万美元,投资不可谓不多;两年零九个月,历时不可谓不长;3000名演员齐上阵,场面不可谓不大;事故导致一死九伤,代价不可谓不高。可是看完了《赤壁》,脑海里盘桓不去的,不是剧情或人物,而是大场面、大杀戮和特技。
影片中,长枪长矛都成了标枪,被人们扔来扔去,横尸的场面随处可见,真应了曹操《蒿里行》的那句“白骨露于野”;张飞为了显示膂力,竟然以肉身去撞马,而且真的把马撞翻;关二爷标志性的赤兔马也不骑了,跑步出阵、手无寸铁……从表面上看,改编中的创新之处倒是有了,带给观众的好奇感也油然而生了,但深入人心的三国人物,不再是个性斐然的典型形象,而是有形无神,变成了点缀大场面的符号。总之,看过之后的感觉只有一个:眼花缭乱,以至于走出电影院时,脑袋仍嗡嗡作响,眼前还是飞来飞去的刀枪剑戟与四处喷薄的淋漓鲜血。
忍不住要问,枪戟横飞、鲜血四溅,这就是“赤壁”吗?热爱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赤壁”的内涵是智慧,是韬略,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风度,而绝不仅仅是杀戮。
可以看出,导演吴宇森试图用若干文场戏,来调节武场戏带给观众的审美疲劳,然而文场戏更需要底蕴,否则难以避免浅薄。整部电影看后,文场戏中除了几句搞笑的台词外,没有多少能让观众记住的。因为文场戏毕竟不是吴导的长项。于是,在无法对历史、文化驾轻就熟的时候,表现杀戮成了相对简单而讨巧的办法,它只需要大场面的支撑,只需要擅长大场面的导演往里面砸够钱就能实现。而想要拍出三国赤壁的内涵,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把相关功课做足,是很难达到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位闯荡好莱坞多年的香港导演,通过一部电影的拍摄就变成研究三国的专家。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承载了我国千年文化的赤壁题材转化成推敲不足、含义浅薄、场面宏大、主题苍白的所谓商业大片。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很多人不喜欢杀戮,不喜欢以大场面掩盖三国赤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有很多观众,就是奔着大场面来到影院的,他们更爱看个热闹。这些观众应该就是所谓商业大片的群众基础。
可以说,是市场需要与票房之争,催生了大场面的《赤壁》。不可否认,从票房来看,《赤壁》再度让国产片扬眉吐气;从艺术技巧来看,《赤壁》剧情流畅、人物鲜明,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也不乏匠心,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只是,我们不愿看到“大片”成为“大场面影片”的简称,不愿只为寻求刺激而观看杀戮,我们还需要底蕴,尤其在这样一部足以体现我们民族灿烂文化与历史的影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