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按照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我来到梨洲街道金岙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在结对帮扶的几天时间中,我走村入户,与村民朋友们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村民对经济富裕的强烈渴望,对生活和美的热切期盼,正如山间溪流悄然滋润着大地一样。这让我对民生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对结对帮扶工作有了更多的感想。
感想一:带真情才能细察民意。在金岙村的最大感受是领导干部下去调研工作,一定要带着真感情去听、去看,而绝不能走过场、摆样子。与普通群众交流思想,首先要放下架子,平等相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叔伯婶嫂一样,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村民往往是含蓄的,有些话缺少一定的氛围、没有一定的火候,他们不会轻易说出口。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群众的心理,从群众喜爱的家长里短入手,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从而了解他们最关心、最急迫的民生问题。很多事情,如村庄里的溪流污染问题、垃圾收集处理问题等等,虽然都不大,但与每个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仅仅是出于完成任务,就难免走马观花、熟视无睹。这类事情,必须要用真感情去做,把村民关心的事情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情,才能拿出真正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措施。
感想二:用爱心才能善理民策。原先以为我们的民生政策总是能够得到群众欢迎的,但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我发现也不尽然。如年初我们准备组织实施的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原来打算为村民安装高音喇叭。但在与金岙村群众的交流中,群众普遍反映前几年安装的高音喇叭造成噪声污染,妨碍村民休息。获知这一情况后,我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多次征求了农村群众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既经济实用、又避免扰民的实施方案。这件事情深刻启示我们,办任何事情、做任何决策,必须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体会和感受,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进行换位思考,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政策真正贴近群众的意愿,才能使我们的政策真正成为爱民惠民的政策。
感想三:出长力才能终解民困。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群众早日富裕起来,是最大的民生。而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一次性的经济资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一些农村朋友之所以贫困,虽然有客观条件限制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同样在金岙村,既有不少贫困户,又不乏许多走出山区创业致富的富裕户,这个情况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要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单靠外界的结对帮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内外力并用,内外力长用,以内力为主,外力为辅,方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既要看到他们生产条件先天薄弱的一面,坚持长期的结对帮扶政策,为他们“输血”补亏;也要看到他们主观思想和能力上的差距,坚持长期的就业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