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脚步的临近,沪深股市本周呈现平稳运行之势,做空动力渐显不足,两市周线双双收红。2008年以来沪深股市频繁出现的大起大落之势有所“收敛”。这似乎是一个标志:A股已经回落到或者接近于它在过去9个月来一直寻找的合理估值区间。
在震荡筑底中,A股市场吸引力逐渐显现,一些值得把握的“结构性机会”也悄然走近。在“稳定”的强音中,市场人气逐步凝聚,投资信心正在回归。
经济预期趋稳 市场信心重聚
本周,市场牵挂已久的宏观经济政策明朗化,国际油价一路回调,25日纽约期油价格降至7周以来的最低点,全球主要股市普遍走强。在这些因素的带动下,沪深股市不再单边下行,而是横盘整理,并出现小幅反弹。可见,在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经过前期的深幅调整之后,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正在重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近日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下半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可以预见,备受市场关注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半年将遵循“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这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运行。受此影响,宏观调控的“正效应”将进一步彰显,经济增长的前景更加明朗,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础也将更加牢固。
今年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态势和通货膨胀形势的确存在一些担心。对于股市而言,适度通胀有利于股市的上行;但恶性通胀,由于伤及宏观经济运行,因此也是股市的噩梦。上半年一些月份的CPI数据也表明,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而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积极显现,正让这种有道理的担心逐渐失去存在的理由。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但增速较去年同期的11%到12%出现理性回落,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与此同时,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继续实现高增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也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都表明,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远比预期的要好。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7.1%,环比继续下降。这表明最艰难的“通胀洪峰”已经过去。由于基数原因,翘尾因素的影响在步入下半年后还将进一步趋弱,在没有出现新涨价因素的情况下,CPI同比涨幅有望持续明显回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价格体制的逐步理顺,市场机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A股市场也将开始在“适度通胀、适度增长”的大格局下持续稳健运行。
“稳定”运行渐成股市强音
股市发展的基础是稳定。一个暴涨暴跌的股市,让投资者很难形成稳定的预期,伤害的恰恰是股市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不欢迎“过山车”。
一周以来,管理层着力于市场基础建设以稳定市场的良苦用心十分明显。
首先,针对市场一直担心的“大小非”减持问题,管理层再次在“大小非”减持程序上补阙规则。21日,证监会明确要求,“大小非”减持情况要在每月上旬定期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网站进行披露。这是继颁布一系列规范减持的措施之后,监管层针对“大小非”的又一重要举动。可以相信,此项举动,将令一直暗渡陈仓的“大小非”减持行为,纳入到“透明减持”的聚光灯下和市场自我监督的“舆论场”中。
实际上,针对前期“大小非”股东违规减持的案例,证监会已经要求部分涉案股东回购抛售的股票,这无疑对“大小非”股东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
其次,另一个市场担心的融资问题,也于近期发生了微妙变化。早已过会的中建股份、光大证券、南车集团等公司“楼梯响过,不见人来”,迟迟未能进入发行程序。尽管管理层并未声明对融资采取限制措施,但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事实也进一步表明,“合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有序调节融资节奏”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行为做注脚。
另外,周末证监会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扰乱市场稳定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正在受到严厉查处。以往长期存在的以“建仓、拉抬、出货”为主要特征的操纵股价行为,在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切实打击下,已经基本销声匿迹,这种“庄股时代”的基本终结,对于深受其害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个福音,也为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监管层之外,本周财经专业媒体连续发表维护股市稳定的言论,明确提出“对于股市与宏观经济的背离必将得到修正”“目前A股估值水平接近历史大底”、股市“出现了一系列积极的信号”等观点。“稳定”的声音渐成主流。这类声音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
当前,虽然市场上关于“救市”的争论依然热烈,但市场运行终究有其自身的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加强市场基础建设,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是“救市”的关键所在。就此而言,“稳定”应为当前股市的主基调,任何着眼于稳定市场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救市”。
“稳市”已现端倪 估值更趋合理
进入7月以来,在截至25日的19个交易日里,上证综指仅在7月7日出现过4%以上的涨跌幅,涨跌幅度小于2%的交易日有11个。期间沪指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2952点和2566点,震荡区间不足400点。
与过去几个月动辄5%以上的暴涨暴跌相比,A股市场正在显现出震荡减缓、振幅减小的“稳市”形态。
银华领先策略基金况群峰认为,比照2008年上市公司的预期盈利来计算,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估值只有15倍到17倍,与市场较为低迷的2005年接近,处于“合理偏低估”的水平。对比海外市场,这个估值也与美国股市历史上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接近。
“A-H股”的溢价水平是许多机构判断A股估值的指标之一。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孙延群认为,目前A股市场溢价率已经回落至20%左右,接近2006年底的水平,一些个股甚至出现了“A-H股”的“倒挂”,这表明A股长期投资价值已经逐步显现。
况群峰也表示,目前“A+H”的总体溢价水平并不高,银行、保险、水泥、铁路建设等板块的一些A股已经出现与H股“同股同价”,甚至低于H股价格的情况。“这意味着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和国际对比已经下降到合理的区间,”况群峰说。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桂浩明认为,“经过连续的下跌之后,A股的泡沫已经被大量挤出,相当多的个股估值合理,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海外成熟市场还要低。”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公布了对今年前5个月国家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提到在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要防止经济出现惯性回落和回调幅度过深,适时适度地调整政策的力度和导向。
桂浩明认为,这一报告体现了决策层对宏观经济的思考,“仔细阅读这份报告,可以澄清许多疑问,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担忧。”
实际上,尽管面临国际国内尚存的许多不确定性,回归合理估值水平的A股市场仍逐渐显示出其极强的吸引力。
震荡筑底的A股市场已经吸引了众多海外资本的注意。韩国保德信投资与证券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在保德信资产运用株式会社获得中国内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后,将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发行其首只基金。
“下半年中国经济减速的空间有限,无论从CPI、油价还是企业盈利,最坏的时候正在过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许运凯评价说,在监管层出台相关减持政策后,数十家上市公司主动设置减持锁定期,在维护市场的同时,还体现了“产业资本对于目前估值的高度认同”。
在不确定性难以消除的背景下,或许没有人能准确预言沪深股指的涨跌。但在许多机构眼中,震荡中的A股已经开始显现其诱人的“结构性机会”。
英国施罗德集团全球和国际股票部主管维珍妮·麦森纽表示,一些定价合理、成长性良好、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公司,可能会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发展前景而被市场“错杀”。“与整体大牛市相比,‘结构性机会’可能不容易引起投资人的注意,但更值得挖掘。”
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孙延群透露,未来公司旗下基金运作的行业配置将围绕三条主线:稳定增长的消费与服务业、通胀受益的大能源板块、整合受益的先进制造业。
正在发行的银华领先策略基金,也将目光投向了这种“结构性机会”。况群峰表示,未来半年中,消费防御、投资与政府主导建设、汇率持续升值下的产业升级和高企能源价格四大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最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