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聚焦“杨不管”现象:现代教师肩负怎样的使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7月24日 09:10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主持人: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章友德(上海政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新闻背景:在一所县镇中学的地理课上,两个学生打架,造成一死一伤,整个过程中,杨老师都视若无睹继续上课,由此招来一片谴责。大家称其为“杨不管”,认为恶劣程度尤甚“范跑跑”。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媒体曾曝光该校有学生砍断过一位老师的四根手指。

  龚丹韵:许多人猜测,杨老师不去管,是因为他实属无奈,“不敢管”。

  章友德:不可否认,教师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非常微妙。负面报道屡见不鲜,社会对老师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再加上如今的一些家长特别溺爱孩子,学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找学校。这些前车之鉴,可能让老师们感到顾虑重重,害怕万一没管好,还会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但是,不管有多少外部理由,维持课堂秩序的责任,杨老师不容逃避。这就好比警察碰到歹徒,明知有风险,也必须保护市民的安全。所以“杨不管”,不单是“敢不敢”的勇气问题。他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其背后,还触及了人们近年来越来越深的疑惑:现代教师,究竟肩负哪些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是否还有道德责任?“管”学生能管到什么程度?“放”又该放到什么地步?由于社会转型,教师似乎和一般职业一样,只是劳动分工的不同,这导致一些本非问题的命题,现在都重新成为问题。

  龚丹韵:您认为现代教师肩负怎样的使命?

  章友德: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也不管教师地位发生怎样的改变,老师的使命还是“教书育人”,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即使到了现代,也不可能只是一个换取劳动报酬的教书匠而已。因为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注定老师必须肩负一般职业没有的道德担负。我们现在对此产生怀疑,是因为还没想清楚,通过教育希望传播给下一代的“知识”究竟指什么。除了专业知识、应用知识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为人处世的知识。人格培养,本来就在老师理应传授的范围之内。不管是否是班主任,是主科还是副科老师,都天然肩负“育人”的使命。

  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让应试之外的知识,都成了尴尬的包袱。提倡素质教育后,它们名义上不是包袱了,但似乎需要专门交给班主任,交给课外时间、特别课程去处理,其他老师在课堂内仍然只负责教书。换句话说,我们把“教书”和“育人”的功能截然分开。这就导致,教书之外,老师该不该“育人”,什么时候“育人”,怎样“育人”,都有了疑问。副科老师“杨不管”的选择,绝非偶然,更是沉疴积蓄已久后的一次爆发。

  龚丹韵:“杨不管”新闻中有一死一伤。此外,一些在校生勾结社会混混欺负同学、手段令人发指的新闻也时有耳闻。同学关系曾是“纯洁美好”的象征,怎么会走到如此地步?

  章友德:今天,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已与过去大不相同。由于过度的娱乐化、商业化,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社会上的善恶美丑、人际关系,在传媒影响下,他们同样耳濡目染,感受深刻,孩子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所以未成年人的世界,俨然成了一个缩小版的社会系统。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小社会”,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单方面的道德灌输上,几乎挡不住现实的质疑。如果老师们的说教连自己都不信服,又怎么能说动敏感的孩子呢?进一步讲,当成人社会的道德、权威都在重塑中苦苦挣扎,我们又拿什么去让孩子相信?

  因此,如何适应转型期的社会,成为了成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许我们自己暂时也给不了学生清晰准确的答案,但至少可以主动教会学生,如何与问题理性相处。有些长辈却以为,除了考试,孩子不应有其他烦恼。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人教他们怎样应对生活、交友中出现的矛盾,怎样通过协商解决冲突。即使有,也多是一些“不能说谎”“不能打架”“不能骂人”的命令。在这么多“不能”之后,矛盾怎么化解呢?没有下文。一些缺少情绪管理能力的孩子,一旦没人管,或忍无可忍了,情绪的宣泄,就战胜理智爆发出来。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正在呈上升趋势。这已不只是教师一方的责任。有的家长、学校漠视孩子的人格养成,而外部环境,又是围绕物质利益,消费能力赶不上消费欲望的增长,潜伏着诸多负面情绪,这一切都令今天的教育难上加难。

  龚丹韵: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章友德:教师要有自己维权的组织,如教师工会等,对一些事件合理评议,制度维权。此外,学校的组织者、管理者也应承担起维护教师利益的责任,形成保护教师合法权益的社会支持网络,这样才能免去教师的后顾之忧。

  其次,许多校园矛盾,源于老师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喜欢成绩好、家境好的孩子。这也许出于无意,但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并引发种种情感反应。于是,有的同学溜须拍马、有的同学心理失衡,造谣生事、暗自腹诽、排挤弱小、保持缄默……正如社会上有“精英”与“草根”之分,不同小群体间形成分化,矛盾接踵而来。当公平已成为当代人的普遍诉求时,教师如何在小环境中贯彻公平原则,是一项考验。

  龚丹韵:从世界范围来看,校园暴力也给人逐渐增多的印象。这是为什么?

  章友德: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集体纽带比较紧密,比如家族伦理、某些宗教等。迈入现代社会后,即使生在同一个城市,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感受,由此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尤其是对个体权利的重视和维护,这客观上增加了各种冲突的可能性。而当代媒体的发达,又能把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小事,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信息时代,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变得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如何使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形成真正的独立人格,在当代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些发达国家采取“公民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不讳言世事的复杂,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这样,当学生走向真实的社会,就不会感到学校和社会的巨大落差。

  总之,在强调尊重人的权利的时代,师生沟通,如何做到人格平等;同学交往,如何做到善意协商,值得全社会深思。我们还有待形成适应社会变化的现代教育理念。

稿源: 解放日报  编辑: 吴金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韩日独岛之争
台风"海鸥"来袭
清华降分录取少女作家
公路大王刘根山被调查
上市公司2008半年报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