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岳轩老人展示当年的布票。记者王增芳摄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因为商品匮乏,要购买吃、穿、用和各种生活必备品,光有钱不行,还必须有票证才能买到,因此票证也被人们称为“第二货币”。
票证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宁波全面实行,此后在近30年的时间里,各种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等成为宁波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凭据,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票证才全面取消。虽然票证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它在生活中烙下的印记,至今回想起来依然鲜明、清晰。
一年布票不够成年人做条裤子
“现在超市里随处可见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那时只能拿着特定的票证才能买到,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今年75岁的戴岳轩女士是原宁波市商业局票证办公室负责人,从1961年开始从事票证管理工作,直到1989年退休,她是宁波票证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人之一。
“票证办公室负责全市除粮油票外其他各种票证的印制和发放工作,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65年5月,前身是由供销社在各城区公社设立的票证组,从1961年就开始工作了,直到1992年底票证办公室正式撤销,存在时间长达31年零3个月。”戴岳轩回忆。
原宁波商业局教育科科长杨大元曾两次参与编撰宁波市志商业卷,也是票证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杨大元介绍,宁波的布票是除粮票外最早发行的票证,从1954年9月就开始发行,当时每人的定量是一年26尺,这以后随着供应量的多少,定量也发生变化,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9月到1957年8月,当时非农业人口一年是33尺,农业人口一年是26尺;最少的一年是1962年9月到1963年8月,非农业人口一年只有6尺2寸,农业人口一年只有3尺1寸,一年定量的布不够成年人做一条裤子。“当时的布票不但可以买棉布,还可买28种有棉花纺织的东西,如毛巾、袜子、棉毛衫、衬衫、假领头等,用布5寸以上的制品和含棉5%以上的混纺制品都要用布票买。”
杨大元在编撰宁波市志商业卷的时候,曾对宁波票证发行初期的供应水平做了调查,发现当时很多日常用品的定量很少,就现在的条件来看不可想像:1961年宁波市区8个月的人均供应水平是,食用油0.34两、水产品2.25斤、醋0.125斤、豆腐乳2.59块、猪肉0.11斤、家禽0.06只、蛋0.073斤等。
热水瓶胆、洗脚盆也要凭票买
“1962宁波票证的供应种类有20多种,到1965年供应情况有所好转,票证的种类有所减少,但这以后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年动乱,使得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严重紧缺,以至于1978年前后,票证的种类又多了起来。”戴岳轩回忆,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不但糖、布等仍凭票证供应,就连洗脚盆、马桶箱、桌子、椅子、柜子、木屑板都要凭票买,到1979年,热水瓶胆也要凭票供应。
“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很快恢复。但改革开放头十年毕竟只是起步,到1987年宁波仍有10种证9种票,城乡凭证记录供应的商品多达10种。”戴岳轩至今仍保存了1987年手写本的票证种类和发放对象、数量的记录。
在这本记录里可以看到,当时仍在使用的9种票是:烟票、肥皂票、备用票、糖票、豆制品票、煤球票、肉票、蛋票以及菜农户备用票。10种购货证包括集体食堂购货证、个人购货证、居民1人户和多人户购货证、农业户购货证、老干部商品供应专用卡等,主要用来购买其他一些不定时定量供应的日用品或临时供应紧张要凭证购买的食品,如手套、热水瓶、手帕、拉链等。
其中煤球票,按当时的定量,一人一户的每月发60斤,2~3人户发100斤,7人以上户发160斤,10人以上户每增加一人增发10斤,而肥皂票、糖票、豆制品票、肉票等则根据供应量来定每次能购买的数量。糖票又分定量糖票和特需糖票,后者主要发放给婴儿、献了血的人和侨胞。当时香烟也要凭票供应,因此烟票也有好几种,其中特需烟票对婚丧嫁娶的市民特别发放,如结婚的每对新人发4条,办丧事的发2条,侨胞来探亲每人每月2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