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群众往往对干部持有警惕、畏惧的心理,不敢讲真话、心理话,害怕说错话、承担责任,导致领导干部往往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看不到最实际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带着真情去蹲点,以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疑虑,以真情打开群众的心扉。在这次蹲点调研中,群众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拆迁政策的制定、庵东七二三广场拆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我想这主要得益于群众对我的信任,而这份信任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真情”的内涵。
这份真情应该是一种亲切朴素的公仆精神。刚调研时,许多村民对我只是一些附和,只报喜不报忧,光谈近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避而不谈当下他们最关心的房屋拆迁安置问题。为此,我步行到村里,在村干部陪同下,逐户地走访群众,与他们拉家常、交流谈心。渐渐地,村民把我当成了普通的一员,很多人主动找我了解有关拆迁政策,反映真实问题,我也从群众那里逐步摸清了现在七二三广场拆迁中存在的主要难题,了解了拆迁户的愿望和想法。我想,干部走到群众当中,给群众留下朴素亲切的印象至关重要。如果以官老爷的面目出现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高人一等,势必引起群众反感。
这份真情应该是一份执着为民的精神。如果只是以一种应付的心态,以随便走走看看的想法下村调研,蹲点只会流于形式,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带着殚精竭虑、义无反顾的执着精神沉下身去,带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满足群众需求的目的走下去,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向群众请教,热心为群众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让群众真正敞开心扉,才能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这份真情更应该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领导干部不能只是嘴上说“真情为民服务”,而要拿出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中。如果口头言论与自己的行动不一致,不仅有悖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会让群众心凉,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只有多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之中,才能亲身体会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和
呼声,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