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粮食形势国际趋紧,国内稳定。我市粮情可简言为四句话:缺口持续扩大,保障稳定有力,物流相对滞后,建设全面启动。我认为,要保障宁波粮食供给安全,解决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吃饭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思路和手段,做到内外并蓄、远近兼顾、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深度推进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供给稳定、调控有力、监管规范、运转高效的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一、以更宽的渠道创新产销合作体系。秉持“远交东北大粮仓、近联毗邻产粮省、扶持市场主体参与”的原则,深化与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粮食供需平衡和市场粮价稳定。一是巩固老关系,开辟新基地,比较选择合作对象,细化产销方案,密切合作关系。二是完善老办法,拓展新模式,探索建立异地收储基地、实行代购代销等方式,增强我市在粮情趋紧形势下优先获得粮源的能力,并吸引主产区来我市建立储加销基地,构筑粮食安全的前沿屏障。三是大胆尝试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联姻,加强与大连北良港、中储粮、华粮等企业集团的联系,争取开展代购中转业务的合作,解决北粮南运的运输梗阻问题。
二、以更强的手段创新宏观调控体系。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决策能力和执行效率,牢牢把握处置紧急事件的主动权。一是创新储备机制,发挥调控作用。加强储备粮管理,保证规模落实、数量真实、质量完好。探索与民营企业的代购代轮换合作,把地方储备粮管好搞活,争取政府和企业的双赢。二是协调供求关系,保持市场稳定。鼓励加工、批发企业增加成品粮库存,并向连锁超市稳定供货。关注粮批市场业态,帮助经营户解决实际困难。把握好储备粮轮换节奏,发挥吞吐调节功能,切忌逆向操作。三是落实防范措施,增强应急能力。经常分析粮情大势,加强实时监测。注重实战,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完善实施方案、操作手册和配套措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透明度,防止信息误导和谣言传播。
三、以更快的进程创新现代物流体系。相对滞后的流通设施已成为构筑我市粮食安全体系的一道薄弱环节。要以“国家级沿海城市散粮物流节点”和“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通道”为目标,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批发市场,实施集仓储、中转、加工、信息“四位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完成各地中心粮库建设,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纵向联通顺畅、横向合作协调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以更大的力度创新为农服务体系。粮食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重要环节。一是用足扶持政策,完善订单收购制度。逐年提高补贴水平,鼓励农民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发挥国有购销企业主导作用,公开收购政策、等级标准、估价办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让广大农民吃上放心食品。三是拓展为农服务的新领域。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正确处理销与留的关系。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技术力量查看粮情,帮助农民搞好安全储粮。积极提供整晒场地、大吨位地磅、入库输送机以及高水分粮食烘干等服务,减轻农民晒粮和售粮的劳动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