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和调研组的同志一起到三七市镇胜利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我深刻感受到,近几年来,余姚农村总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乡村道路宽敞,路灯明亮,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有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但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当务之急要多管齐下,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切实推进农村创业致富。具体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盘活土地存量,推进土地流转进程。从调研情况看,农村现有不少的小规模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产品档次低、环境保护措施弱、租赁费用比较低。通过调研,我认为目前企业在土地紧缺、银根紧缩的大背景下,租赁标准厂房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可以对农村现有土地资源和厂房进行整理,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筹建工业孵化基地,重点建设两大区块:一是生产区,用于企业加工生产作业;二是行政生活区,建造管理用房及食堂、宿舍楼等,用于企业办公、接待客商及职工宿舍。整个孵化基地可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电、统一供水、统一收费等,从而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养殖积极性高涨,但各个散养户没有能力建设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直接导致因养殖环境而引起的邻里纠纷。为了促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减少养殖污染,我认为应当积极整合畜牧、农业和环保部门的资源,按照“区域化布局、科技化支撑、标准化生产”要求,规划实施生态养殖小区,引导村庄养殖散户进入养殖小区发展生态养殖业,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养殖小区所用土地可由村集体向农户回租,借鉴“空中养殖场”的成功经验,以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为原则,由村集体出资统一规划建设,将建设完成的养殖场所租给养殖户,或由养殖户共同出资建设。在生态养殖小区内设置统一的畜禽排泄物处置场所,统一收集处置,实现“零排放”。同时,探索畜禽粪便-沼气-清洁能源入户-沼渣施肥的生态循环模式,并规范畜禽防疫、饲料等养殖技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对建设沼气的养殖场进行补助,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充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户收入。
三、发挥地理优势,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农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村,可以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土地流转,利用外部资本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社会分工,最终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大力培育种植养殖大户、服务大户、家庭农场等现代市场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流通能力。各地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等规模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在引进新品种上下功夫。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反季西瓜等种植,实行农产品错时上市。兴建冷库,延长农产品上市时间,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建设观光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农家乐”,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