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老母及智障儿被国航赶下飞机一事(见6月14日本版),日前有了新进展。一老一少已于前日抵京。国航约王姬就相关分歧进行了磋商,王姬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国航澄清当时并不是由于她儿子,而是飞机本身故障造成误点;第二,智障儿童并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也有作为乘客的权利,不能把他与其他乘客安全分离开来,希望国航能承认这一点。对此,国航方面表示要“开会研究”才能给予回复。 不管结果如何,及时磋商毕竟让人们看到了国航的积极态度。在这一事件中,比谁是谁非更让我关注的是,假如王姬不是明星,不是公众人物,而只是一个寻常百姓,那么,事件的发展,还能像现在这么“积极”么? 王姬在“拒载”事件发生后,主动接受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采访,把事件推进公众的视野。这种单方叙述给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国航很快发表声明,“语气诚恳”地就拒载做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这份声明,并不是单独给王姬的,而是《国航致王姬女士和广大网友的一封信》,标题背后,是如浪如潮的网络舆论。机长也写了博客,“以个人名义向王姬女士表示歉意”。 乘客之于航空公司,就是顾客。根据“顾客就是上帝”的朴素认知,乘客在和航空公司的双边关系中,绝不应是弱势群体,但如你所知,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国”。飞机延误不给说法、不安置乘客的事,我们在报上见得多了,以至于再看到类似新闻,几乎要觉得它浪费版面,因为司空见惯,是“狗咬人”,而不是“人咬狗”了。假如王姬是一个寻常老百姓,是否能这么快得航空公司的回复,真的还得打一个问号。 虽然,从理论上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寻常老百姓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也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手段讨说法,但在“拒载”事件这一具体场景中,着实不容乐观。打官司的相关成本,诸如时间、精力、金钱等,只会带给作为个体的当事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是非成败暂不论,在舆论曝光和打一场静默的官司之间,我相信,航空公司一定是会选择后者的。 在“拒载”事件中,王姬利用明星身份为自己争得了较多的话语权。但是,我们更愿意看到,作为寻常百姓的李姬张姬,也能拥有相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