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新宁波人倾情建设第二故乡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6月12日 08:52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文明进社区,真情面对面”活动日前来到鄞州区中河街道飞虹、彩虹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受居民好评。图为志愿者给老年人测量血压。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倪骋 摄

  这是一群外来务工人员,也是新宁波人。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他们的付出并不比老宁波人少。虽然他们多数没有显赫的事迹,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倾情建设第二故乡,成为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去年8月,宁波首次召开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巴音朝鲁满怀深情地说: “外地人与本地人都是宁波这个城市的主人,都是和谐社会的共同建设者、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者。”

  徐辉城市美容师

  徐辉是安徽芜湖人,7年前来宁波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徐辉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工作十分勤奋,最终赢得了这座城市的尊重。

  去年,徐辉受到市长毛光烈的邀请,同10名外来务工人员一道走进市政府大楼,参加 《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当年11月6日,在杭州,徐辉代表560多万宁波市民,向市长毛光烈颁发了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奖牌。

  今年年初,徐辉作为全省唯一的外来务工人员代表,以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杭州参加省人代会。由于他学历低、生活圈子小,调研工作进行得很艰难。

  徐辉坦言,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想法和意见,以便在人代会上说出全省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为准备议案,他利用休息时间电话联系和实地走访外来务工人员,还咨询了相关部门,整理了3份议案,涉及外来务工服务管理、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和环卫工人安全问题。

  今年3月份,徐辉带领8名成员组建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保洁班组——— 徐辉保洁班。徐辉保洁班进驻槐树路后,主动上门收集垃圾,热心帮助上下公交车困难的老人,自发清理保洁地界以外的垃圾死角,义务向行人宣传环境保护等。同时,他们创新推出的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的保洁法,也影响着槐树路的居民,居民们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卫生行为,并建立了良好的卫生意识。

  徐辉说: “我不断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的关心和爱护,我无以为报,只能通过更加勤奋的工作,为宁波的整洁和美丽出一点力。”

  杨晓霞80后技术能手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宁波维科集团的全国人大代表、80后员工杨晓霞,备受关注。

  1998年,17岁的杨晓霞从江西来到宁波维科精华家纺公司,当上了一名缝制工。在别人看来,缝制工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但是杨晓霞却认为,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都要刻苦钻研技术。

  杨晓霞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与缝制相关的技术,揣摩缝制的各项要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工作才两年的杨晓霞就在维科集团举行的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第3名。之后,她年年获得第1名,并且参加了市里的比赛,同样将冠军收入囊中。

  虽然已经是技术能手了,但杨晓霞还是一直想找到一种既能减少缝制工序,又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好办法。在机修师傅的配合下,她发明了许多小工具。在缝制家纺产品时,只要应用这些小工具,原本两三道甚至更多的工序都可以简化成一道工序,即她创造的 “家纺产品一次成型加工办法”。如原先缝制一条床单,需要两道工序,即一条装饰绳要分别与床单大身和床单头缝制。杨晓霞应用自制小工具,将装饰绳拉上来缝制,只需一道工序。这一缝制方法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先一个工人每天只能缝制30多条床单,现在可缝40多条,而且缝线更加流畅、精美。

  杨晓霞还把自己的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缝制工,先后带出了400多名徒弟。现在维科家纺公司200多名缝制工都采用 “杨晓霞质量法”操作。据维科公司测算, “杨晓霞质量法”实行后,每年可直接为公司创造几百万元效益,而其创造的无形资产则更大,为维科家纺产品顺利获得 “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鑫装扮城市建筑

  鲁班奖是中国建筑业的最高奖,一名建筑工人一生能获得一个鲁班奖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来自四川的外来务工者杨鑫不但获得了鲁班奖,而且还一口气拿了两个。他和其他建筑工人精心装扮城市标志性建筑物,使宁波越来越美了。

  1992年5月,杨鑫进入宁波建乐建筑装潢有限公司幕墙分公司,从事建筑幕墙和外装饰安装工作。杨鑫做事一丝不苟,从一名普通的安装小工做起,逐步成为一名带领一两百名工人施工的大班组长。

  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杨鑫虚心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此外,他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各类施工过程中的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工作磨炼和数个大型工程的考验,他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工人。他先后参与过宁波石油大厦、宁波大酒店、宁波电信大楼、北仑行政中心、宁波港务大厦、新闻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展览馆、宁波市会展中心等建筑幕墙工程。他干过的工程多次获得市优 “甬江杯”、省优 “钱江杯”,其中宁波石油大厦和宁波港务大厦工程获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工程质量奖——— 鲁班奖。

  杨鑫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合理调配各工种之间的搭接,因而得到领导和工人的信任。在现场实施过程中,他严格要求每位工友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哪位工友在某道工序中出了差错,不符合要求,他总能立马指出,并予以纠正,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在工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被称为“工程的专家”。

  杨鑫现在宁波安了家,妻子在镇海一家五金厂上班,10岁的女儿也在宁波读书,生活较为安定。见到别人有困难,他总是说: “我现在生活安定,不能忘了生活有困难的人。”当生产任务遇到急难重的情况时,他能做到 “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二期交易展示大楼工程中,为了使工程按规定期限顺利开业,杨鑫带领不同工种的多个项目班子140多人,每天加班加点,日夜奋战,保证工期和质量的目标如期完成。

  叶小良守望城市供水

  每天夜深,叶小良拿着听漏棒,带着听漏仪,在大街小巷一步一步向前,仔细检查埋在地下深处的供水管道。据介绍,要确保城市供水管网正常供水,检漏、修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叶小良6年前来宁波当上了听漏工,在听漏老师傅的指导下,当年他就成了听漏高手。用听漏工的话说,能听出地下管道的漏水声,要有绝招,就是善听、善记、善走,成为城市供水管网的 “活地图”。叶小良经常拿着听漏棒到处听,平时走路也不自觉地细听周围管道的声音,这是他练就 “神功”的方法之一。

  今年春节前的一个夜晚,雨雪交加,寒风刺骨。在驻军某部驻地的山梁上,叶小良打着手电筒,踩着泥水一步一步向前听漏。原来,这几天,部队宿舍的水压突然降低,估计是水管漏水引起的。但从山顶上的水厂到营房足有十里路,有关人员寻找了几天都没找到漏水处。于是,他们找到了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

  当夜,叶小良带着听漏仪器赶到部队,在山上、营区,从水厂到楼群,认真地听漏。凛冽的寒风强劲地刮着,冰凉的雨水打在脸上,他全然不顾。深夜,天更冷了,部队领导给他和另一名同事送来了棉大衣。接近23点,终于在部队茶场旁找到了一个漏水点,随后,又在干部食堂前听到了水管漏水声。凌晨,叶小良和同事才乘车赶回宁波。

  叶小良的绝活是日积月累辛苦练出来的。每修一条路,他总要赶到现场了解管道铺设情况,因而他熟知城市供水管网的走向、口径和阀门位置。特别厉害的是他的耳朵,可以把漏水声分为 “刺刺”、 “哼哼”、 “嗤嗤”等,从而对应地揣摩出漏水量的大小,并且能把埋在地下两三米处的输水管道的漏水听出来。记者 林伟通讯员 陈灵燕 魏光华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会议 会展中心 技术工 交易 标志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赖小惠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俄乌再起天然气争端
中国3G大幕拉开
以军大规模空袭加沙地带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