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5日,世界粮食峰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来自151个国家的近2500名代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高级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峰会已经是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问题而召开的第8次大范围会议。
而此次会议议题还将延伸至下月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
双轨政策与十点建议
一边是牵涉到8.62亿人的被称之为“静默海啸”的粮食危机,一边是如此大范围高频率的专家“会诊”,在如此紧迫的双重压力下,粮食问题的最终解答在本届会议上逐渐趋于明朗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展示的双轨政策与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提出的十点建议勾画出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首先是筹钱,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EP)评估,在2008年用于应对粮食上涨问题所需的资金是34亿美元,目前缺口为7.55亿美元。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贫穷国家的粮食援助,以解其燃眉之急。其次应该将此次创纪录的粮食价格高涨转变为提高全球粮食产量的契机。各个国家应该加大农业投入与供应,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未来全球粮食的供需可以达到基本平衡。而在全球粮食产量上升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科学引导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避免在燃料与粮食之间构成直接竞争。最后也是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发达国家应该消除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方面设置的关税政策和扭曲市场的政策,以尽早完成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从而开创出适应性更强、效率更高、更为公平的全球食品贸易格局。
粮食危机解易行难
解决粮食危机的“路线图”虽然已经明了,但是混杂在其中的政治博弈与利益争斗似乎会使得按图索骥的道路行走起来异常艰难。在资金援助方面,在过去几十年中,面对全球贫困国家粮食的极度短缺,国际社会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项目的资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目前国际社会用于农业的援助资金已从1984年的80亿美元下降为2004年的34亿美元。农业援助在官方发展援助中所占份额也从1980年的17%下降为2006年的3.5%,政治目的与经济利益的无法实现使得许多的援助承诺最终成为了空话。在控制生物能源方面,作为美国与欧盟能源独立的重要武器??生物能源,虽然被许多国家指认为是此次粮食危机的重要“元凶”。但有资料表明美国仍将计划最晚在2022年,将其1/4的玉米作物用做生产乙醇。欧盟则期望最晚在2020年实现10%的汽车燃料来源于生物能源。能源与人夺食的未来似乎无法回避。至于已经经历了7年多风风雨雨的多哈回合谈判似乎也将继续坎坷下去,5月1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农业法案,新法案规定,美国对农作物种植的补贴将被扩大,将会有400亿美元用作农业补贴,另有大约300亿美元用于鼓励农民参与土地修耕和其他环境保护项目。这一法案遭到了来自世贸组织众多国家的抨击,他们认为这违背了多哈谈判的目的,是一种“大倒退”。“对贫困国家人口进行援助,自觉地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状况下使用粮食产品炼油,率先取消对国内农业产品的出口限制与补贴,为国际农业贸易创造一个平等的交易空间。这都是一个发达国家在粮食价格上涨问题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研究室刘合光博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出于政治的需求与利益的维护,这些国家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又难免会打折。所以说,粮食危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很复杂的政治问题。所有用来解决粮食问题的经济建议最后得以运作,都无法避免需要在政治范围内的多次讨论。”
中国对策
“此次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在近几年内恐怕都无法根本解决。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继续将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刘合光说,“而在这一非常时期扩大出口或是放开农产品价格都将是不合适的,因为我国目前所维持的低粮价是一种生产者补贴消费者而形成的现象,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补贴,如果在国内粮食价格未涨的情况下,放开市场,将会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此次粮食危机的顺利渡过又一次证明,中国目前的农业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也只有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更加灵活从容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 (来源:华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