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赈灾问题,诸多名流面临公众道德拷问。这份名单上,近日又多了以《本能》名噪一时的美国女影星莎朗·斯通。当有记者问她是否知道中国地震,她竟然不假思索地说“这非常有趣”,并暗指这可能是一种“报应”。
看到这番言语,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本能”地想冲上去抽她耳光。就是采访她的电视台,也准备删了这段话以免引起误会。而她所代言的品牌,更面临一场公关危机。毫无疑问,将一场巨大的自然灾难泛政治化,是极端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是对无辜死难者的极大侮辱。所以,众多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予以激烈回应,我完全理解。
不过我还认为,有时候宽容比指责更为不易。宽容她比封杀她,更值得去做。不同意这一说法的朋友,先别忙着反驳,且看我讲的道理对不对。
首先,莎朗·斯通的话不过是个人言论,并不代表一国政府或任何组织。如果我们对言说自由有所追求,不得不承认,表达个人看法是她的合法权利。这就意味着,即便她所说的话很难听、很伤人甚至很缺德,也有必要维护而非剥夺她的这种权利。如果只允许“正确的言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言说自由。
再者,汶川大地震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灾难发生后,国际舆论普遍同情,连前一段时间对中国颇多误解的一些国外媒体和人士,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悲悼心情。可以说,类似莎朗·斯通这样的言论实属罕见。别说中国人,就连她的同胞们也不会认同她的说法。这时候,容忍这种并不多闻的杂音,反倒能够显示我们良好的心态。毕竟,社会如此多元,人心何其复杂,总不能苛求全世界的人为我们哭泣。
还要看到,中国民众在这次地震中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让国际社会颇为赞赏。这次灾难,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习惯思维和看法。有人更从中窥见,中国经济的崛起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毫不夸张地说,国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精神和素质,就是三十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言之,我们不仅要在灾难面前体现大国民精神,还要在世界面前显露出大国民的气度。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对一个人的“异见”,表现出过于极端的情绪。
有位女士曾说过,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这是一句既刺耳又让人警醒的话。一个国家的崛起,肯定不单纯是经济上的发展,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政治、文化上的进步。环顾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也曾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文化(包括国民素质)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也还要逐步树立一个大国自信、宽容的文化形象。而一个充满自信的国家及其民众,理应保持良好心态,倾听世界的不同声音。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抨击莎朗·斯通固然没错,但宽容甚至继续聆听她的声音则更为不易———我们总不能像她一样,只凭“本能”混日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