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俄新总统访华:承先启后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5月23日 16:25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前夕,在克里姆林宫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有关中俄关系等问题,期待中国之行取得充实和建设性的成果。图为5月20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在克里姆林宫接受中国记者采访。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5月23―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将上任后首次出访非独联体国家的目的地定在了北京。一国新任领导人的第一次外事访问并非随意之举,而是有着深刻考虑的。这就是出访国在自己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和出访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毫无疑问,中俄关系的状况具有了这些“首访”的基本要素。其实,回顾新世纪以来的中俄关系,就会发现,梅德韦杰夫总统这次也并非“特例”:2000年7月,普京担任总统两个月后就选择了北京作为出访亚太地区的头一站;2003年5月,胡锦涛也是在担任国家主席两个月后的首次出访把莫斯科作为第一站。可见,中俄领导人更替后,都把实现两国关系顺利衔接、把延续战略伙伴的合作作为重要的任务。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无论在双边关系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在具体合作领域,中俄关系沿着持续稳定、日臻成熟的轨道不断攀升新的台阶,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高的水平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虽然俄罗斯政权今年进行了更迭,但两国却没有对未来中俄关系走向出现担忧和不确定预期。这里的关键就是,两国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对深入合作需要的气氛逐渐浓厚、两国战略利益多项交叉的程度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共同成为把两国关系的列车稳定在既定轨道上、并推动其前行的重要因素,也构成了梅德韦杰夫承先启后之旅的坚实基础。

  从2007年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进入第二个十年,而今年又是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第一阶段收关的一年。在这个背景下,展望未来、规划双边战略协作具体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最近几年两国关系发展的情况看,夯实两国关系的物质基础(经济合作)与人文基础(相互充分了解与信任)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中俄合作的重点方向。这就是把落实两国政府业已达成的协议和声明、充分挖掘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巨大潜力、把深化各个领域务实合作的愿望转变为现实行动,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任务;同时又依据两国务实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取得实质性绩效,把两国战略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地展开。在最近八年里,中俄双边贸易摆脱了低迷状态,每年增长幅度达到了都保持在两位数。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位置仅居德国和荷兰之后,同时,俄罗斯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在第二个“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准备过程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落实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的目标,是两国共同的任务。

  但是,一些老问题和新隐患也需要引起注意。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贸易结构问题。虽然2006年后,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但俄对华以资源原材料产品为主的、传统的贸易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两国贸易中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这一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观,势必直接影响到双边贸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双边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发展。而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出口长期不能突破,除了其他因素外,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等当为关键性瓶颈。

  其二,投资规模不大。中俄经贸合作以货物贸易为主,相互投资等还处于较低水平。中俄相互投资无论与两国的贸易额相比,还是在两国各自对外投资总额和相互投资在对方吸引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均处于绝对低的水平。

  其三,能源合作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安全因素考虑,中国对与俄罗斯能源合作越来越重视,而俄罗斯则从调整经济结构、能源安全等方面考虑,在开发其资源性产品方面一直有所保留。特别是中方高度关注的输油管道计划一改再改,管道建设一拖再拖,至今尚无最终定论。能源合作不仅成了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相互信任的政治问题。

  人文交流无疑是中俄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也是两国合作新的重点方向。两国老百姓之间的认知程度和交流情况将直接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两国人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将决定着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水平。总结过去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就可以看出,在两国高层交往日益密切、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民间交往略显不足,“上热下冷”的状况比较明显,上下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脱节。这里的关键就是两国民众相互了解跟不上两国总体关系发展的步伐,两国的对方国家民众中的形象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和空白点。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十年之际,中俄两国把扩大认知、加强了解、深化民间基础作为推动全面合作重要的发力点。从2006年开始的两国相互举办“国家年”活动就是在这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同时也要看到,增强彼此了解、加深相互信任、夯实长期友好的社会基础并非易事,不能奢望仅凭几次“国家年”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要着眼于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两国在社会各层、而不仅仅在领导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一般的介绍、传统的宣传方式显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收获。如何使人文交流与合作能在两国民众中有反应、有兴趣、有效果,是摆在两国政府部门、学术界、媒体、文化单位、社会团体等面前的课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俄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问题更加复杂。无论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方面,还是在缓解战略挤压方面,包括在意识形态、思想宣传领域应对歪曲、攻击以维护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方面,两国都有许多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可以找到合作的空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俄两国与其他发展中的经济体的合作也可为解决世界经济出现的种种问题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梅德韦杰夫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签署的联合声明,是两国就未来世界秩序发表的第三份纲领性文件。它进一步明确了两国对当今时代的政治共识,强调两国了对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责任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现实国际问题的具体路径。

  中俄关系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发展到了新阶段。因此,一方面,由于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成熟性、稳定性和制度化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过去经常看到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搭建合作战略框架的场面也许越来越少看到。两国合作的主要任务转向充分挖掘潜力、深化务实合作的方面,转向提高合作质量、争取更多实质性绩效的方面。另一方面,两国合作越深入、交往越频繁,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双方利益差异和观念分歧越会经常地表露出来,装修两国关系大厦的工程不会比搭建这一大厦的框架来得轻松。特别是在前面所述的夯实“两个基础”方面,我们既要有充分的准备、也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更高的智慧、付出更多的努力。

稿源: 人民网——强国博客  编辑: 吴冠夏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汶川发生7.8级地震
俄新总统梅德韦杰夫
禁塑令6月起实施
王国军的感恩故事
手足口病疫情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