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军如今是余姚小曹娥镇宁波王龙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我跟大哥李信国一样,从小就是苦命的孩子。”面对记者,王国军的思绪又一次飘向了20多年之前。
1965年7月,王国军出生在余姚小曹娥镇人和村一户农民家庭中,16岁离家来到宁波镇海炼油厂做小工。
炎炎烈日下,刚刚发育的王国军跟着大人拉板车,装砖头,运水泥,因为买不起蚊帐,晚上他只好爬到炼油厂的高塔上睡觉……超负荷的劳作,加上高塔睡觉经常受风寒,王国军渐渐感到右大腿不适。终于有一天,他痛得连一步路都走不动了。
“你儿子患的是骨癌,估计活不到20岁3 1985年夏季,王国军偶然得知山西稷山县有一家专科医院能治疗他的病。求生的欲望让他独自一人过长江,渡黄河,一瘸一拐地来到了这家地处偏远的医院。
经诊断,王国军患的并非骨癌,而是一种叫做“广泛性骨髓炎”的疾病。当时,王国军的腿部肌肉严重腐烂,部分腿骨已经碎裂,鲜血和脓水伴着阵阵恶臭终日流淌。医生说,要治好病,需动两次大手术,还要一笔昂贵的医疗费用。
起初,王国军的妈妈和姐姐赶到山西陪伴。但两个女人陪护毕竟不方便,更何况当时家里正在建新房,急需人手。在这两难之际,大哥李信国出现了。
“小兄弟,遇上什么难事了?”王国军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大哥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交谈后,王国军得知这位大自己10来岁的汉子名叫李信国,老家也在宁波,十五岁到黑龙江汤原县插队,后来成为七台河桃山煤矿的一名井下采煤工人。当时,他正在山西这家医院里服侍一位腿部骨折的工友毛玉好。异地遇老乡,王国军禁不住将满腔苦水尽情倾吐。
“小兄弟,你会重新站起来的,不要难受!我会帮你的。”李信国拍了拍王国军的肩膀。
这句带着宁波乡音的问候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照进了王国军的心房。李信国对王国军妈妈说: “你们放心走吧,国军就交给我了!”
医院为王国军做了两次“剔肉敲骨”的大手术,把腐肉一一剔除,将碎骨逐块刨去。手术后,疼痛钻心,王国军躺在病床上,一动都不能动。两次手术,李信国都在王国军身边,鼓励、支持着他。
当时正是炎炎夏日,李信国除了帮王国军洗脸刷牙,喂饭喂水,抓药喂药,端屎端尿,每天还得帮助擦身、翻身,以防王国军生褥疮。
今年58岁的毛玉好告诉记者,当年因为腿砸坏了,李信国在山西专门护理他。一天,李信国对他说,旁边病房有个老乡得了病,得照顾一下。
毛玉好回忆说: “那时,国军因为动了两次大手术,腿不能动,脚趾甲很长,脚底也长出了厚厚的老皮。李信国就拿来热水,帮国军将老皮泡软,再一层层刮掉,还细心地帮国军剪趾甲。”
眼看着李信国因两头护理而日益憔悴,王国军经常感激地问:“大哥,我该如何报答你的恩情?”李信国总是笑着说:“那你就早点站起来吧。”
在李信国120多天的悉心照料下,王国军康复良好,其间的医疗费都是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乡帮他支付的。
其实,当时的李信国也很困难。李信国的妻子孙辅清回忆说: “为了帮国军治病,当时信国没往家里寄过钱。那几个月,我靠卖冰棍抚养孩子。信国回来后说起照顾老乡这件事,我也很支持!”
这对相识四个多月的患难兄弟,出院后绕道北京时,特意合影留念。
照片上“哥儿俩”亲昵地依偎在一起:李信国面容清瘦,看上去比“小弟”高出近半个头。这张照片一直摆放在王国军的写字台上。
王国军的身体虽然基本康复,但家里已是一贫如洗。 “按我当时的处境,连找对象都有困难。想改变命运,出路只有一条:闯!”
家乡盛产榨菜,王国军想到了推销榨菜。而他推销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在李信国的帮助下做成的。
1987年的冬天,东北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王国军想到了李大哥。他冒着严寒,只身坐火车来到黑龙江七台河。当看到衣着单薄的南方小兄弟鼻子冻得通红,瑟瑟发抖来到家里时,李信国怜惜之余马上找出自己的大衣和围巾为王国军披上,还给了他300元钱。
李信国是一位热心人。他又帮助王国军到处联系单位,一起奔波推销。两三天下来,七台河市果品公司决定向王国军要了一个车皮的坛装块形榨菜。这笔生意,王国军卖了1.9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得知这个消息后,李信国特别高兴,一家人还特意请王国军到一家小饭店里庆贺一番。
在李信国的帮助下,王国军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这也大大增强了他创业的信心。
从推销榨菜开始,到办小型榨菜加工厂,再成立生产食品添加剂山梨酸、山梨酸钾的企业,王国军的人生历经坎坷,几经沉浮。但李信国“站起来,好好活着”这一番话语一直激励着他。1997年,王国军组建了宁波王龙集团有限公司。现在,这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同类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企业,产品占全球市场45%的份额。
“大哥,你放心,大嫂、春燕、春龙就是我的亲人,他们的事我会安排好的”
当年,李信国曾对王国军说: “国军,你有病时,大哥会一直陪着你;你好了,我就要离开了……”这句当时看似寻常的话,现在王国军细细回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王国军与李信国分别后,一直有书信往来。但是,1991年7月的一封信,犹如晴天霹雳。这封信是李信国的妻子孙辅清写来的,信中告知,年仅39岁的李信国一个月前因肝癌去世了。王国军看后失声痛哭: “李大哥,我站起来了,你却倒下了。可我还来不及报答您啊!”他急忙回信,寄去了五百元钱。
王国军本打算去七台河看望李信国家人。但当时他正忙着创业,厂里的事情千头万绪,最终没有成行。后来,王国军一次次打电话到七台河桃山煤矿了解恩人亲属的情况,但由于矿工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极大,最终所有的努力如石沉大海。
王国军没有气馁。当时余姚有不少人在东北推销榨菜。王国军通过他们不停地寻找李信国家人的下落。有一次,一个朋友找到当地派出所,得到的回答再次让人泄气: “活人都很难找到,何况是一个死人……”
从1997年开始,事业走上坦途的王国军报恩之情更切。他多次委托朋友四处打探,寻找李信国的亲属。
去年10月,一位朋友无意中遇到李信国儿子李春龙以前的同学,顺着这条线索查到了春龙的电话,最后还问到了孙辅清在勃利县的住址。一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办公室与一位客商洽谈生意的王国军立即停止手头一切工作,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 “嫂子,是我哪,王国军……”
在电话中,孙辅清告诉王国军,当年李信国去世时,两个孩子都还小,家里又举债三四千元,日子非常困难。为了还债,孙辅清将房子以2000元卖了,然后带着李信国的骨灰和一双儿女,悄然离开煤矿回到娘家勃利县。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再嫁,靠卖菜、卖早点、给人当保姆,抚养儿女长大。如今,女儿李春燕已经成家,在哈尔滨卖炒货和冷饮;儿子李春龙已经28岁,目前还没有工作,尚未成婚。
今年正月初十,为报答李大哥的恩情,王国军千里北上,第一次来到孙辅清在勃利县的家。见到孙辅清的生活状况,王国军不免有些伤感。
孙辅清和儿子李春龙、婆婆一家三代人共住一间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子。那次,王国军给嫂子和孩子们留下了20万元生活费,并嘱咐李春龙尽快成家,让妈妈享享清福。王国军还想前往李信国的墓地拜祭,无奈当时冰天雪地,没有墓碑的大哥墓地难觅踪影。
古诗云: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返甬之后,没能在大哥坟头一拜,成了王国军挥之不去的心头憾事。不久前,嫂子孙辅清寄来一张清明扫墓的照片,王国军再也坐不住了:大哥,我一定要到坟头看你一眼!
2008年5月4日上午,王国军又一次登上北飞航班,前往千里之外的勃利县。这是他近两个半月来,第二次长途跋涉前去看望大哥亲属。
5月5日中午,王国军又一次来到李信国亲属的家中。当得知李信国儿子李春龙快要结婚,王国军从包内拿出8万元钱,亲手送给孙辅清:“这些钱给春龙盖间新房。有房就有家,以后还能增值。”
孙辅清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激动地说: “我活了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人啊,谢谢你国军!春龙,你要踏踏实实做人,好好工作,向你王叔叔学习,要多帮助别人!”一旁,李春龙和王国军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5月5日下午,在泥路上艰难步行了一公里后,王国军终于来到李信国的墓前。墓地处在一片荒草中,但坟上的泥是新添的,还立着一块崭新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他把两个挽联上分别写着“李信国先生安息吧!”、 “李信国大哥永远活在我心中!”的花圈亲手搬到李信国墓前。
桃山煤矿特地为此次扫墓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默哀开始,王国军和众人深深地低下了头,哀思弥漫风中,更萦绕在心头。
祭拜开始,王国军双膝跪地,眼眶红湿,动情地说: “20多年了,我终于再次见到大哥了……” “大哥,你好好安息吧!你放心,大嫂、春燕、春龙就是我的亲人。他们的事我都会安排好的……”王国军在墓前作出了报恩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