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傅涌廷(图1),原慈溪市计划委员会主任,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顾问,是“建造跨海大桥”前期工作参与者之一。5月1日,对75岁的傅涌廷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了大桥通车,他整整工作了20年。
切身感受两岸交通不便
时间往前推50多年,那时候,傅涌廷还是浙江省供销社委派到采购站的会计。慈溪产棉花,嘉兴产蚕茧,他曾往返两地收购棉花和蚕茧。上世纪60年代,他又去过海盐、平湖调查棉花加工机械需求情况。70年代,为了农机化插秧试点工作,他曾冒着酷暑开着一辆装载6台柴油机的机动三轮车,一大早从慈溪出发,到嘉兴时已过了晚饭时间。南北两岸隔海相望,慈溪嘉兴间直线距离不过50公里,可往返两地却必须经杭州绕一个大圈子,交通实在不方便。
傅涌廷听老人们唠叨过一些陈年往事,最让傅涌廷震撼的是一次发生在东海上的海难事故。 “江亚”号客轮自上海驶往宁波途中沉没,3000多人遇难,慈溪有不少遇难者家属。傅涌廷想,能在杭州湾建一座大桥就好了。
1984年,傅涌廷到慈溪经委工作。当时的慈溪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傅涌廷意识到,慈溪不少产业都是较为低级的加工业,要发展外向型经济,交通成了最大的障碍。
至今仍记得外商的抱怨
傅涌廷至今还记得,多年前几名意大利客商到慈溪后的抱怨。 “我们从罗马飞到上海用了12个小时,没想到,从上海到慈溪竟也花了12个小时。”当时,产业和慈溪类似的萧山、绍兴,因为靠近交通主干线,发展速度很快,给慈溪较大的压力。
1987年,傅涌廷担任慈溪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市府领导给了他一个任务,突破杭州湾天堑阻隔,解决南北两岸老百姓千百年来“隔海相望”的隐痛,缩短到上海的距离。
经实地调查,杭州湾南岸有10多公里的滩涂,造码头建港口不太现实,常规船舶定期航行肯定不行。正好上海有一条军转民的气垫船在卖,有关部门就租过来做试验。后来又将国家科委的民用气垫船科研项目请到杭州湾来做试验,这其间,傅涌廷一行多次考察了杭州湾海域和两岸地形地貌。
1992年6月,慈溪开通了横渡杭州湾的气垫船,从慈溪庵东到达嘉兴乍浦只要50分钟,票价为80元。“早上出发,赶到上海吃午饭。”当地老百姓把这种海陆两栖交通工具亲切地称为杭州湾的“橡皮船”。但气垫船也有缺点,一是载客量有限;二是到达对岸还要转乘汽车,很不方便;三是遇到大风大雾,就得停开。所以,1998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开通后,杭州湾气垫船定期航班也就停航了。
年届退休参与前期工作
看来,长久之计还是要建新的交通通道。
1992年6月26日至2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会议,首次提出要重点建设沪甬通道。1993年,宁波市计划委员会启动项目前期准备,此时正需要傅涌廷这样十分熟悉杭州湾地域风貌的人。
虽然当时傅涌廷年届退休,慈溪市政府还是委派他参加杭州湾交通通道的前期工作,负责跨海大桥慈溪工作组,主要任务是与北岸的海盐、平湖、金山等地政府联系,安排领导和专家现场考察,收集两岸及海域的资料以及反映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意见。
1994年至2001年,为配合大桥建设,傅涌廷为数百位来慈溪和杭州湾考察、论证的国内外专家当向导,作现场介绍,有问必答,颇受好评。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后,又聘请他当顾问。他把前期工作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如今,大桥即将通车,傅涌廷非常激动,因为他的辛勤劳动即将结成果实,梦想就要实现了。(记者丁晓虹实习生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