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新华网堪培拉5月21日电全球变暖如今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澳大利亚科学家日前指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导致这一效应的罪魁祸首也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据出席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地球物理学术会议的一些专家警告,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并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各种颗粒物。加上其它污染因素的综合作用,地球表面的悬浮颗粒物不断增加,从而阻碍了太阳光的照射,导致地球变得越来越暗,即引起所谓的“全球变暗”效应。
据德国媒体“PTE”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指出,多种污染综合作用,使得地球大气中的云层变厚,悬浮的颗粒物增加,这将逐渐使得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减少,进而导致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即引起所谓的“全球变暗”效应。
研究人员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将会以每10年减少2%-4%的速度递减。但是,科学家无法确认这种减少是将在地球表面各处同时发生,还是会因为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而仅仅在地表的局部地区发生。
而此次澳大利亚科学家指出,他们发现地表蒸发率在过去的30年间有了显著的变化。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米歇尔·罗德里克说:“这是确认无疑的信号,表明能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关乎全球的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同时还有大量颗粒物也被排放入大气中,是引起全球变暗效应的多种可能因素中最主要的。但科学家对全球变暗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后果还无定论。(记者潘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