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凤安
五大新部委刚成立,新的机构调整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核心消息人士处获得证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西部办)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东北办)的业务工作职能将并入发改委。
“将在发改委内设部门中,成立相关处室,继续履行西部办和东北办的历史使命。”前述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本报也进一步获悉,虽然西部办和东北办的职能机构并入发改委,但是国家层面上,关于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仍然保留。目前两个领导小组组长都是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兼任。此外,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还包括了27个部委单位。
“机构调整是为了加强东北振兴的工作。”东北办综合组长文振富在3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构调整后,振兴东北的工作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前述核心消息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两办并入国家发改委的三定方案已经在紧张编制中。
区域协调机制
西部办和东北办此番调整,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2007年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座谈会上,即第一次提出了要将目前几个重大的区域协调机构,如西部办、东北办进行整合的想法。”一位参与此次座谈会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获悉,在是次有十几个国家部委一把手参与的座谈会上,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的代表在向总理汇报时,都积极建议成立一个综合协调机构。
如当时浙江省即建议,参照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机制,明确综合协调的机构,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江苏方面则建议成立国家级协调机构,打破行政分割,创新合作机制。
在听完各省代表的发言之后,谈及区域间协调机制,有了温总理关于区域协调机制未来将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的上述想法。
“但是当时对区域协调机构如何整合,并没有详细讨论。”这位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如此,长三角地区协调会议之后,关于调整和健全区域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开始了调研。此后关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调整也进入了研究视野。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陈耀随后发文建议说,可以成立一个“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
具体设想是,该委员会拟设在国务院之下,可以由中央综合部门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代表组成,以充分反映发展条件和水平不同地区的呼声和要求,体现区域之间的平等和公正性。
具体到协调机构的设置,陈耀建议说,区域政策委员会下设四个办公室,即西部大开发办公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促进中部崛起办公室和东部率先现代化办公室。
但从目前的改革调整情况来看,区域协调机制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西部办和东北办的机构整合调整,“通过发挥发改委作为国家宏观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办和东北办并入发改委,使得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向加强宏观管理转身,提供了想象空间。
3月11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代表国务院做机构改革方案说明时表示,国家发改委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其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其“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的题中之意。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向本报记者分析说,目前区域协调机制机构比较多,而且机构的级别还有差异,比如西部办和东北办都是副部级协调机构,而中部办则没有这个待遇。“从全国的角度看,并不利于区域的协调机制的健全和发展。”曾参与东北振兴规划的魏后凯表示。(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