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一届人代会的申纪兰
参加五届人代会的申纪兰
参加十一届人代会的申纪兰说:“我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中国的民主。” 山西日报记者 任灵杰摄
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是我国惟一连任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人称她为中国人大制度的 “见证人”和“活化石”,有人称她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见到她时,她正在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蓝色西装上衣,白边黑布懒汉鞋,干净利落的短发,来北京开会的申纪兰仍然保持着几十年来一贯的打扮,不变的还有那份心境。
第一次参加人代会,提的建议是男女同工同酬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申纪兰骑着毛驴走出大山,再转乘汽车、火车,奔赴北京,一共走了四天。
第一次人代会是在中南海开的,全国代表1200多人,山西代表24个,4个女代表,申纪兰、郭兰英,胡文秀,还有一个姓李的副专员。那次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讨论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她提的建议是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我就想见毛主席。见到毛主席,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不识字的她,在别人指点下,在毛泽东三个字下画了圈。“当时好多代表都没有文化,哪像现在这么多代表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教授、专家。”申纪兰说。
不知来过多少次北京,申纪兰还是感叹:“北京变化太快了,立交桥多了,六环有了。代表手里钢笔也成了电脑,举手表决也成了电子表决,都现代化啦!大有大变化,小有小变化,没有不变化。”
她说:“1954年,北京车也没有这么多,人也没有这么多。山西代表团住在东四的一个小旅馆里,前门大街还有小铁路,那车走起来‘咣当’直响。”
有人说只有她身上的衣服没变,老人不同意,她说:“我也有变化,头一次来北京穿的是蓝卡其布大襟衣服,现在穿上了西装,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人笑了,笑得那样爽朗。
我是人民代表,就要为人民说话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点从中南海怀仁堂搬到了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初建时称其为“万人礼堂”。
申纪兰回忆:“第一次走进‘万人礼堂’,数不清的柱子,数不清的厅。东门后面的那个大厅,摆有很多桌子,代表们正式开会前,就在那里休息,进入东大厅有五个大门,再往里就是万人大礼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重要的大会,是代表人民意志和权利的地方,国家许多大事都在这里讨论决定。我是人民代表,就要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实实在在反映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把老百姓的愿望和需求带到全国两会。”申纪兰这样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改革要有新突破。”是申纪兰的经典语录。
她说;“13亿人民都要吃粮食,农业是基础的基础,非常重要的。现在形势很好,大家都吃饱了,穿好了,还嫌钱少了,所以要发展经济,提高生活待遇。”
作为一位农民代表,申纪兰嘴上说的是农业,心里想的是农村和农民。作为老劳模,她始终生活在民众当中,与家乡人同甘共苦。如今,为了西沟的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古稀之年的她还在与乡亲们一起忙碌着。
对农民的建议,每次中央都有回答
她说,“每次开会,都会带一些议案和建议。”
这些年来,申纪兰集中反映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解决农村干旱地区饮水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假冒伪劣坑骗农民、山区公路交通、发展农村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还包括加强执法监督和惩治腐败等方面的问题。
至于,一至十一届人代会,到底提过多少议案和建议,具体数字她记不清了。但是她记得,“对农民的建议,每次中央都有回答,而且非常及时,非常认真。一般半年时间,都要落实。”
据了解,2001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正式提出议案,请政府关注山区交通建设。交通部负责同志立即率人到太行山区调查部署修路,政府亦相应拨款。
这次开会她又带来了关于交通、教育、企业发展,三老区如何致富的议案和建议。
她说:“这些议案都已成型,只需要在会议期间再稍许加工,即可上交。”
说起一届又一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申纪兰很激动,“十一届人代会,我都参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每一届人代会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代表们也围绕着经济问题献计献策。每开一届人代会,全国就有一次质的变化,以至于回过头来看看,都会大吃一惊。”
只要对人民有利,牺牲我的名字怕什么
她说:“破破烂烂不叫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就是要让人们尽快富起来。共产党员就是要搞好经济建设,最重要是把新农村规划落实好。”“栽上树,修好路,搞好生产吃饱肚,生产发展迈大步。”采访时,申纪兰说了这段顺口溜,为了这个目标,西沟人苦干了几十年。
西沟村有两千多口人,600多户,比较分散。整个村子八里长,十五里宽,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没土光石头,谁干也发愁。”
据了解,申纪兰不顾年老体衰,带上干粮到处奔波,考察项目,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几年时间带领大家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企业。现在,西沟村已经有了铁合金厂、饮料厂、磁钢厂、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
她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西沟有核桃,过去是用麻袋装上卖,现在生产成核桃露,进了大城市,摆在了超市的货架上,品牌就是“纪兰”核桃露。
听说,开始创办核桃露企业时,起名叫“西沟核桃露”。有专家对申纪兰说,就叫你的名字最好。她不同意,觉得用村名命名品牌还可以,挂上自己的名字,总觉得不得劲。“后来一想,只要对人民有利,牺牲我的名字怕什么。”老人想通了,也释然了。
按说,78岁已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可申纪兰眼不花,腰不弯,走路昂着头,上台阶不用扶,虽然有高血压,但精神头儿与实际年龄相差甚远。
她很忙很忙,每天都要到厂子里转一转,到地里去看一看。
她说:“我还是农民,还要种地,还要栽树,还要修路,建设新农村就是我的任务。”
握着这位慈祥老人的手,感到了一种力量。
今天上午,听完政府工作报告,申纪兰很兴奋,一点倦容也没有。她说:“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我仔仔细细地听,仔仔细细地读,特别是农村问题,我们没想到的都想到了,几十年办不了的事都办了,太好了。”
本报驻京记者 黄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