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展望
以今年政府换届为契机,专家们更看好启动局部机构整合、调整的可能性。
从公开资料看,我国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有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
但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组成部门一般没有这么多。比如美国的部级机构只有15个、英国18个、加拿大19个、法国18个、德国14个、西班牙15个、日本12个等。
“每个国家具体政府机构设立要根据本国经济、文化、社会情况而定。”竹称。
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在相关课题中更是提出了具体调整数据:改革之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为24个,较以前减少4个组成部门;国家院直属机构组成数量为11个,从18个减少7个。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由10个增加到11个。当然,此建言目前为学者意见。
“无论大部制如何调整现有政府机构,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关键指标。”竹称,即政府的职能是承担公共服务,而不是管理微观经济建设。
•相关•
新一轮大部门制改革序幕渐启
记者滕晓萌北京报道
“大部制”改革一经提出,就引起各方关注,除了希望政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现实考量外,外界更关心的,是这个词语背后的改革全局。
“我认为,以大部门制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将拉开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序幕。”2月15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充满期待。
几个基本判断
《21世纪》:如何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层面来认识本轮机构调整,这究竟是一次技术性的管理改革,还是有可能取得更高层面的突破?
迟福林:我认为要认清大部门制的意义,必须要有几个基本的判断。
首先,改革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无论是经济总量、发展水平、消费、工业化程度,都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也初步完成了转型,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目前人们最关心的就是下一步怎么改的问题。
其次,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进行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党政分开。而现在来看,新一轮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以大部委制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这是一个改革的策略选择,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选择。
《21世纪》:这是大部门制与以前历次机构改革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
迟福林:大部门制与此前5次机构调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我的第三个基本判断,这样的不同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现在的政府部门占有、配置资源的模式,包括相关垄断部门的改革,如果不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第二,在新时期有新的矛盾,我们的目标已经从追求总量,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就非常重要。因此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还是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第三,政府自身也有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行政机构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提高效率这么简单,而是迫切要求完善公共治理结构。首先,要在公共财政、公共服务方面,加大社会参与度,这也是社会自身建设的需求;其次,决策、执行、监督的权力适当分离、相互统一,而不是单个政府部门继续同时拥有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另外,目前机制性、体制性腐败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反响强烈,与行政成本加大有很大的关系。
从这三个基本判断可以得出,必须站在历史新时期的高度来看待大部门制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这将成为新时期全面改革的关键和重点。
摆脱阻力
《21世纪》: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哪里?
迟福林:一个是传统观念,一个是现行既得利益。但是如果站在历史战略的高度,我们就必须下很大的决心推动改革,而不应该纠缠于其中的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
《21世纪》:但是具体操作中,肯定会面临各种阻力和挑战,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
迟福林:从操作层面讲,首先要把握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现实需求的原则。经济发展方式走到了新的阶段,一些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比如大能源、大环境、大交通,在这些问题上,改革的推动必须要摆脱具体问题的束缚。
其次,行政体制改革应该按照完善公共治理结构的原则进行,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当分离。现在这三种角色不分带来了很多矛盾,现在宏观经济和其他一些改革难以推进,从大的层面上来说,更多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政府缺乏能够负责任的决策主体,卫生、教育体制改革都涉及多个部门,同时一些原有的决策部门却降低到只拥有执行职能,这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而且监督权与决策、执行不分,也是机制性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行政体制改革应该结合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中央政府首先应该明确基本事权,否则大部门制很难推进。
第四,行政体制改革应该逐步推进。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未必很成熟。因此可以看到,这次行政体制改革和以往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这次改革有一个总体设计方案。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关注重点不应该放在当下哪几个“大部委”面临改革,而应该更多关注行政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这份方案将透露出下一步全面改革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