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费降价听证会无果而终
国资委联通支持方案一,消费者代表支持降幅较大的方案二,两方案均未成最终定案
■新快报特派记者 郑平
持续了约三个半小时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于昨天傍晚结束。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十八位代表各抒己见,但提交会议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并未成为最终定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最后表示,最终定案将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介绍,会议总共有十八位代表参加,分别是五名消费者代表、一名消费者机构代表、一名人大代表、两名政协委员、三名专家学者、五名电信运营商代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和中国网通)及一名国资委代表。
提交听证会论证的两个方案,都取消了现行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高出本地通话费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
利益博弈
国资委:降得越少越好
据现场参与听证会的消息人士透露,国资委与人大代表在发言中出现了意见分歧。
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局处长陈炳立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达到5.6亿,国资委认为第一个方案合理,希望降得越少越好。而人大代表戴仲川则倾向于方案二,因为资费低,比较简单。
消费者支持方案二
而昨天参会的消费者代表则普遍支持降价幅度较大的第二套方案,并有诸多代表认为降价步子还可以“迈得再大一些”。一些代表同时认为,电信企业不应该是暴利行业,应充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交易权,改变运营商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漫游费降低之后应防止相关企业变相涨价。
移动赞成降低漫游费
参加昨天听证会的运营商代表均表示支持和理解此次漫游资费调整。中国移动代表陆文昌表示,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此次资费调整会对企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不过,中国移动将继续高质量提供漫游服务,以确保新资费政策的早日实施。
联通希望渐进式调整
网通代表在发言中则指出,如果漫游费降得太多,会加速中国移动独大的趋势,因此希望漫游费不要降得太多。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移动将成为漫游费降价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联通代表丁铭则建议漫游费应进行渐进式调整。他认为,中国联通资产负债率高,赢利能力有限,第二套方案超出了联通的承受能力。他担忧大幅度降价后会造成电信企业竞争失衡,从而损害消费者的长期利益,“调整漫游费应与电信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固话运营商充满担忧
来自中国电信、网通、铁通等固话运营商的代表亦认为,电信资费调整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担心,在目前电信市场处于失衡的状态下。如果再下调漫游费,将进一步加速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固话运营商会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链接
两套方案举例说明(张某出差到北京)
拨叫类型 现行方案 备选方案一 备选方案二 直拨12593 优惠干线
主叫漫游当地 0.6元/分钟 0.4元/分钟 0.7元/分钟 0.39元/分钟全包
(拨打北京本地电话)
直拨国内长途 0.6元/分钟 0.4元/分钟 0.7元/分钟 0.39元/分钟全包
(拨北京市外电话) + 0.07元/6 秒 +0.07元/6 秒
拨国内 IP 长途 0.9元/分钟 0.7 元/分钟 0.7元/分钟 0.39元/分钟全包
(用 I P拨非北京本地电话)
漫游时接听当地 0.6元/分钟 0.4元/分钟 0.3元/分钟 0.6元/分钟
(接听北京本地电话)
漫游时接听外地电话 0.6元/分钟 0.4 元/分钟 0.3元/分钟 0.6元/分钟
(接听非北京本地电话) + 0.07 元/6 秒 +0.07 元/6 秒 +0.07元/6 秒
听证会三大交锋
据新华社电备受关注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22日召开,18位来自各界的代表在听证会上充分表达了各自观点。围绕已经公布10天的提交听证会的两个方案、电信市场结构等诸多问题,产生了三大交锋。
交锋一两套方案是否降到位?
提交听证会讨论的两个方案是否降到位了,成为代表们的关注焦点。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宪认为,听证会讨论的两个方案中均列出了手机漫游时通话会产生的本地通话费、漫游费、长途通话费。两个方案均取消了每分钟0.2元的漫游费,这一点值得赞赏。今后,等长途通话核算出成本后,再考虑逐步降低长途费。
来自沈阳佐臣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沈长征说,用行政区划界定手机服务区,是变相设置服务标准,没有合理依据。他建议中国移动、联通在全国实行同网同价,取消漫游概念;或划成大区,在更大范围同网同价。
全国政协委员朱锦林建议,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还应再下降。他列出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06年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电信全行业的税后利润率为19%,这一利润率超出全球很多电信运营商。
交锋二先降资费,还是先形成竞争?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使电信市场结构极不均衡。漫游费降低,毫无疑问会让固定电话用户转向更为方便的移动电话,加剧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因此,是先形成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还是先降低资费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第二大焦点。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监朱正武说,虽然固定电话有通话清晰、稳定等优点,但不能代替手机的快捷便利。2007年电信市场的增量份额中,中国移动已占96%以上,固定电话运营商基本处于停顿甚至倒退。
方案二的长途话费与固定电话长途标准一致,原来的固定电话用户可能会用更方便的手机。无论哪种方案,都会加快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全面替代,加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垄断地位一旦形成,反而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他建议,在市场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再调整资费,并建议政府赶快发放移动运营牌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乔新生建议,在短期内执行第二套方案,并在第二套方案中同时执行单向收费。接着,由政府主导进行电信市场结构调整,参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简化资金结算环节,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实现电信资源合理配置。
交锋三减少高收入者支出,还是普遍受益?
手机漫游用户多为高收入用户。降低手机漫游费,是否只是减少了高收入者支出,也是此次听证会的一大关注点。
中国联通综合市场部副总经理丁铭认为,漫游费调整要渐进、逐步到位。据介绍,中国联通漫游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仅来自2.5%的用户。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高漫游资费者才能享受漫游费下降的好处。而且,漫游费下降,必然会挤占多数人本地通话费的下降空间。而且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处于高折旧期,2006年收入利润率仅4.3%,只能承受渐进式调整。
中审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黄新炎也直言漫游费降低只是为高收入者牟利,并非让手机用户普遍受益。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认为,如果把漫游费取消了,很多人就会到资费最便宜的也就是不发达地区买电话卡,如拿内蒙古的卡到北京用,促使北京资费降低。因此,北京用来补偿内蒙古普遍服务的资金来源就没有了,导致内蒙古当地资费上升,加剧区域不平衡。
消费者代表提出新方案:三费合一收4毛/分
北京消费者代表张严方就漫游费下降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要求将长途话费、本地电话费,以及漫游费三合一,统一收取0.4元/分钟的通话费用。
张严方称,自己同时使用两台手机,一个是北京电话,一个是重庆的电话,后者需要长期漫游,所以这次漫游费下降对他而言,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发改委公布每分钟漫游费成本
成本不到5分 目前收费两毛
新快报讯 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方案”听证会举行了听证会预备会议。
一份由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移动通信漫游费通话定价成本报告》也交到了听证会代表手中。据消息人士透露,根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漫游通话的成本每分钟平均高出本地通话近5分钱。昨日会后,北京的代表张严方接受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她透露,会上讨论了漫游费的成本是0.0485元/分钟,而目前按每分钟0.20元收费。报告评审结论指出: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无法准确计算漫游费通话成本,采用估算方法得出漫游通话成本稍高于本地通话成本,对于一般地区而言,平均高出的幅度(上限)为0.0485元/分钟。
报告认为,漫游通话与本地通话同样占用漫游地网络设备、管理及营业服务等各类资源,并共同分摊成本;此外,漫游通话还要独占漫游业务结算成本。
该报告的评审对象包括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报告显示,2006年全行业营业收入为3668亿元,税后利润为725亿元;全国国内用户通话分钟数为16802亿分钟,漫游通话费分钟数696亿分钟,国内漫游分钟数占国内用户通话分钟数的4.14%;漫游通话费收入300亿元,占主营收入的8.19%。
多位消费者代表此前均要求公布漫游费成本。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延伸阅读:
漫游费听证第二套方案占优 多数代表倾向再调低
手机漫游费听证会七大悬疑 听证会作用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