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把浙江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的省份,省人大代表、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冯蒋华觉得这个目标宏伟而又恰如其分,符合率先发展的省情。在确定“六个更加”之后,又部署“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既有目标又有措施,使我们对我省今后五年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几天,在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会场上,“小康社会六大行动计划”成为代表委员们频频提起的热词。
自主创新——
抢占发展制高点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庆丰和其他几位来自科研战线的政协委员,无不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叫好。王庆丰说,在培养和引进一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中,应特别注意引进创新团队和中青年创新人才,因为这将为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注入新鲜血液。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放在六大行动计划之首,我认为是很有深意的。这对于浙江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非常重要。”人大代表汪力成告诉记者,“强化自主品牌和标准化建设非常重要,这些都属于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范畴。浙江企业遇到的国际专利纠纷这两年不在少数。将专利和技术引导到一个系统之中,就需要标准化建设,从而能指引浙江民企占领专利的制高点。”
重大项目——
建设围着百姓转
省政协委员、余姚市发改局副局长张雨对“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印象特别深刻。“交通、水利、能源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必需的,也是拉动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手段。浙江这几年的一些重大工程比如高速公路、水库的建设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便利,给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利益。六大行动计划把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列进去了,说明了我们浙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对改善民生的重视。”
节约与环保——
构筑生态好家园
浙江在2007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节能减排成绩单。2007年上半年,浙江GDP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但能耗和排放量却实现“双下降”,下降幅度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省正从昔日的排污大省转身成为减排大省。节能减排和产业提升的良性循环也正让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甜头。
由此,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高翔和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常务副院长陈英旭都认为,今后五年,要把浙江率先建设成全国现代化生态省,这个建议得到了很多委员的赞同。
公共服务——
力促社会更和谐
浙江从2007年开始免除了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学杂费,2008年又将免除义务教育中小学的课本费。人大代表、宁海县跃龙教育集团副总校长薛瑞芬觉得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是件大好事。
人大代表、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军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天虽然下着雪,但是宁波余姚四明山老区梁弄镇的华联超市和各个村的农家店生意依然火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就是政府乘势而上,进一步破解农村的民生难题,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体现,真正实现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低收入群众——
增收“实”字当先
和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王良仟和记者聊起来,是三句话离不开个“农”字。“力争基本消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乡镇,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形成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目标提出来了,今年就要开始在帮助扶贫开发方面要有一番大动作。王良仟告诉记者,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将成为重点帮扶对象,如全面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等。今年,在巩固和完善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也要明显高于上年,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权益保障——
民生问题无小事
将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列入六大行动计划之一,将民众个体性权益单列作为今后省政府阶段性明确目标,这在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前所未有。人大代表冯蒋华说:“民众的基本诉求是什么?无非一是不断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二是社会稳定,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前者靠的是政府宏观上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后者靠的是政府运用公权力保障。这两方面在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中都得到了体现,确实值得我们为之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