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文化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认同、接受、慕求和实践的生活理念与价值尺度。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没有精神、只有物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可想象的。对人而言,虽然物质和精神都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但物质永远都是精神的载体,都是精神的“形”与“壳”。有无精神和精神的高下优劣,永远都是衡量和鉴定人的最具普遍性的准绳与尺度。
一个国家,只有坚守共有精神家园,才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地产生和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才会以巨大的合力创造时代的辉煌与人间的奇迹。为什么走遍世界各地,不论你来自何方、姓甚名谁,也不论彼此之间是谙熟的朋友还是陌生的路人,只要一敞九州情怀、一展炎黄姿彩、一亮华夏根脉,便立即会被“中国心”凝为一体,会被“桑梓情”融为一怀?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绵绵而至、生生不息、魅力无限的中华文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昂首阔步、跨越发展,我们就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先进的思想导向和精神动力而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和有效地促进科学发展,并以成功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源源不断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坚强的支撑力和巨大的驱动力,使之在有效提升和快速发展中更加趋于丰富、刚健和昂扬。
全民族的精神凝聚与高度共识从何而来呢?来自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来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时代文化。这其中,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往往是共融的和同质的,而时代文化则基本上是革命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延伸和实现外化的产物。文化是精神的载体,也是文明的源流。正因为如此,历史文化也便自然要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要素和本质性力量。历史文化最具民族的传统性和文明的积累性,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且更是在长期的历史淬炼中所擢选出来的佳构与精品。同时,由于历史文化是在不同的和特有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的,这便使它本能地集中了更多的创造智慧和社会信息,蕴储了更广的认识空间和人生经验,传输了更大的思想爝火与精神能量,以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与文明画廊,成为中华民族赓续与发展的生存依托和生命元素。像“道”与“器”的观念,“阴”与“阳”的辩证,“知”与“行”的统一,“仁”与“礼”的释义、“易”与“和”的诠辩,像“天人合一”、“修身克己”、“民为邦本”、“与时俱进”、“育人为先”、“有教无类”之类的真知灼见及其不绝如缕的衍生物和蘖生物,这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思想劝诫、智能开发、意识诱导与精神激励的积极作用,并因此而理当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重要的和基本的建筑材质与思想魂魄。
历史文化虽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重要的和基本的建筑材质,但它绝不能等同于中华文化。因为在概念上,中华文化比历史文化博;在范围上,中华文化比历史文化广;在形质上,中华文化比历史文化粹;在意蕴上,中华文化比历史文化新;在功能上,中华文化比历史文化大。历史文化亦即传统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有一个接受和传承的问题,更有一个辨析、择取与创新的问题。只有在经过这个工序之后的传统文化才能进入中华文化的园苑,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时代文化更相融、更协调。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16世纪德国思想家、改革家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共同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而日本学者界屋太一在对历史和现实作过深层次的竖式比较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则是: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在更本质的层面上,显然是“文化比经济更重要”。这个结论,之所以能够与联合国提出“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繁荣”的指导性意见不谋而合,正说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因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以强大动力的同时,更能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以启迪、烛照、支撑与抚慰。(艾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