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单身、缺钱,当这三个要素集中到浙江老作家汪浙成的爱女汪泉身上,山穷水尽的汪老这几天盘算着把自己的代表作——获首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的《土壤》手稿向社会拍卖,以筹资拯救爱女渡过难关。
汪泉目前已经成功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肺部感染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医药费已经花费了80万元,还需要30至40万元。“只要挺过这一关,医生说她就有希望康复了。”汪老说,“我看到了希望,不愿意放弃。如果有好心人愿意收藏我的手稿,请你们帮助我救救我女儿!”
爱女突患白血病
2006年底,在单位体检时,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汪泉被检出血项指标不佳,当时,汪泉也没在意。但是,不久之后,汪泉总觉得胸闷、乏力,牙龈出血,下午不规则低烧。
2007年4月,汪泉去省同德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她是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要求她立即住院。但是,汪泉当时正在编辑一套高校动漫教材以参加动漫节,很有责任心的她一直坚持到动漫节结束,才转到另一家大医院求诊。
两个月后汪泉的情况更趋恶化。惊异的医生因此要求她立即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这才发现,癌细胞已经达16%。汪泉被确诊为由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BS)转化成急性白血病,立即住院治疗。
汪泉在进行了两次化疗后,转入北京道培医院——目前国内最好的白血病医院治疗。
汪泉转入北京道培医院治疗后,院方马上通过台湾的一家骨髓捐献中心找到了骨髓理想配型,并于2007年12月1日为汪泉进行了骨髓移植。
但是,在骨髓移植的过程中,汪泉的肺部又发生了大面积感染,她陷入了昏迷,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经过抢救,汪泉脱离了危险,但是目前她肺部的感染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还要靠每天打抗生素来对抗。
夫人病逝,汪老艰难独撑
汪泉目前孤身一人。汪泉的妈妈、著名作家温小玉是原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书记、总编。她身患帕金森症8年,最后3年病倒在床上,都是汪老在照顾她,并于1993年去世。
现在,汪泉唯一的亲人就是爸爸了,在病痛中照顾她的也是老父亲。
几个月来,70岁的汪老和他的妹妹在北京租了房子照顾汪泉。汪老说,女儿现在神志清醒,精神状态尚好,住在特需病房中,只是生活不能自理,吃饭还需人喂。
“现在,她的骨髓移植已经成功了,造血干细胞已经开始工作。”汪浙成说,“医生说,只要挺过感染这一关,她就有希望康复!”
咬着牙坚持下来的汪老现在面临的困境是缺钱。“现在每天仅用抗生素就需要4000多元钱,加上别的药,一天的医药费就是7000多元!”汪浙成愁苦地说。
由于省外医院所发生的费用省医保都是不负担的,这意味着,汪泉在北京的医疗费用全部都是自费的。在来北京前,浙江大学出版社为汪泉募捐了10万元。“加上我们带来的钱,全都花光了,又抵押了房产,向北京的朋友借了20万,现在一共花了80万了。”汪老说,“医生说,要治好她的病,还缺三四十万元。”
欲拍手稿以救爱女
可以说倾家荡产的汪浙成想到了自己唯一的“财产”——获得首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的《土壤》的手稿。
汪老和妻子合写的《土壤》发表在1980年的《收获》杂志上,是一部在中国很有影响的作品。《土壤》当年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的前身),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都发了评论文章,许多知名评论家认为它是“新时期的《青春之歌》”,引起了很大轰动,还拍了电影,被改编成话剧、戏剧、连环画等。在此之前,汪老曾经把自己获得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的作品《苦夏》捐献给省图书馆,可以说珍贵的《土壤》手稿已是他仅存的文学财富。
“我总记得她妈妈临终前对我说,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女儿。”汪老说着说着哽咽了,“一想到她,想到我和女儿30多年的父女情,我一定要竭尽全力!”汪老说,社会上有谁希望收藏这部《土壤》手稿的,他可以以拍卖的方式转让给他。
热心的读者们,不管你是愿意收藏《土壤》手稿,还是愿意伸出慷慨援助之手,请致电0571—85311016,救救一个青春如花的生命吧!(记者 陈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