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了好几年了,今年似乎更厉害。就在人们以十分诧异与困惑的眼光注视着房价动向的时候,因房价暴涨而遮蔽的三大沉重问题反而被忽视了。
一个是购房者的生活压力问题。不管是买了房的,还是打算买的,那动辄百万的房价,没有不让人揪心的。面对息税政策变化莫测,买了房的,看着房价猛涨,似乎赢了钱,但要是自己住,又是用贷款的,尝到的将是还贷“徒刑”。那些打算买的,更是左右为难。房价不说,光是税费就让你咋舌,更不用说将要拿出多少“银子”、降低多少生活质量来换取这一席栖身之地。这其中,对宏观经济影响更直接的是,与收入增长极度脱节的高房价对购房者日常消费需求的挤出效应是十分明显。
一个是企业提升薪资的压力问题。表面看,房子是购房人买的,房价是买房人的事,与企业无关。事实上,没那么简单。买房子是要用钱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笔钱主要来自薪资收入。薪资是企业给的,因此房价暴涨造成的压力,实际上是要传导到企业付出的薪资,也就是说要传导到劳动力成本中去的。房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员工自然有加薪的要求。薪资不上调,企业稳定性差,竞争力将会逐波下降。由此造成的微观经济基础变坏,其危害是要蔓延的。
还有一个是城市竞争力沦落问题。这个问题更容易为人忽视。靠房地产拉动GDP增长在城市发展初期问题不明显。整体房价提升,由此造成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问题就来了。因为这些成本是刚性的,一旦上去就很难往下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它突破,这个城市的长期竞争力就很成问题了。从一些一线城市的情况看,这种隐患其实已有所显现。
(亚夫)
房地产的民生性日渐突出,是最近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转变的一个风向性指标。最近出台的一些政策与文件,不仅纠正了早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之方向,而且正在改变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之模式。
最新关于经适房政策的出台是对当前经济适用住房市场的错位、混乱、不公平、不公正、钱权交易及经济适用住房的商品化的纠偏。对经济适用住房运作基本环节作清楚的原则性规定,不仅体现了市场化、程序化的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促使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向健康方向的发展。
但是,如果对购买经济适用房对象的规定不足及经济适用住房的覆盖率太低,就将使得政策实际效应被弱化。就目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人口出现大幅度的流动及聚集,发展最快、最为活跃、最有生命力部分的,就是刚刚进入一个新城市的居民。而这些刚迁入新城市的居民与原住居民相比,住房条件较为困难。把他们隔离于分享经济适用住房的体系之外有失公允。
一系列严格的规定是保障公正的必然,但绝不能成为扩大经济适用住房覆盖率的障碍。在目前的高房价下,使得一个设计好的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的保障体系能够惠及绝大多数人,将不可避免地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必将进一步强化房地产业的民生性。(柯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