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楣,男,1946年8月出生,中专文化程度,1965年1月参加工作,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宁波天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记者王明芳摄)
北仑新闻网讯(本网记者)11月27日上午,宁波十网联合采访团记者走进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花团锦簇,宽畅的大道、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的村民公寓楼,一个省、市、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呈现在眼前。而在20年前,这里却是当地出名的一个穷村。下应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王永强告诉记者,20多年来这个村能发生这样的巨变,靠的是有一个好的领头人,他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响亮地喊出了“人民第一、创业万岁”的口号,带领群众大踏步走向小康。他就是该村党总支书记、宁波天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省人大代表吴祖楣。
农工并举,发展经济立潮头
天宫庄园果汁果酒公司生产的果汁果酒95%以上销往国外。(记者王明芳摄)
20多年前,曾叫“五一村”的湾底同样非常有名,不同的是以穷出了名。当时,“五一烂眼”是他们的代名词,村民衣衫破旧、面容不洁,令人伤感的称谓由此得来。当初村委会只有两间小瓦房,里面连一张小板凳都没有,开会了大家就临时架几根长木条,或者干脆席地而坐。全村大大小小8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要么由又窄又弯的泥路串通,要么被弯弯曲曲的河流阻隔,交通极为不便;村里找不到几间像样的房子,相传几代的旧宅子到处可见,“有女不嫁湾底郎”是远近较为普遍而一致的认知。
1982年11月,三十出头的吴祖楣成了湾底党支部的带头人。他总结了大家多年“刨地”的经验:“累死累活地干,粮食产量上去了,可村民的生活总没见大的改善。”痛定思痛,他决定发展村级工业。当时,村里只有三家作坊式的小厂,一年全部利润加起来也就3万余元。他和村干部、供销人员一起,走大街穿小巷,找业务搞推销,一年下来,硬是让村办企业的利润翻了一番多。尝到了甜头的他一发不可收,一面引导企业积极走外向型路子,一面相继创办了天工公司、巨星公司、天宫庄园果汁果酒公司等7家企业,组建了天工实业有限公司,并先后在土耳其、德国等国家开办了企业、设立了办事处。目前,全村工业产品已经发展到2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95%以上销往国外。
工业发展了,农业怎么办?怎样使全村1200亩土地与工业相结合创造更好的效益,一直是吴祖楣苦苦思索的问题。近几年,吴祖楣与村班子成员审时度势,认真论证,抓住紧靠鄞州新城区和市高教园区的区位优势,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城郊农业和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吴祖楣把目标对准了效益好的果桑产业,至今已发展果桑基地13000亩,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2500多户桑农的发家致富。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果桑产后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从2001年开始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兴建了宁波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研制出了优质的“健桑”牌桑椹干红酒、桑果汁等系列品种,形成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企业经营发展模式,进一步确定“健桑牌”果桑系列产品领先的地位。目前公司生产的桑果汁已销售香港,桑果酒也进入国内外市场,销售形势大好。在经济发展中,吴祖楣与村班子坚持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对企业的股份制进行改造完善,制订企业责任制,狠抓企业技改,所得收益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自1982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吴祖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依靠干部群众,结合湾底村近郊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开创农、工、贸一体化富民思路,勇于改革、大胆探索、真抓实干、任劳任怨,取得了巨大成就,被当地群众称之谓“富民书记”,获得了浙江省为民好书记和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一心为民,坚定不移共致富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吴祖楣的第一准则。1982年吴祖楣上任的时候,湾底村家家户户靠务农为生,村里仅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薄田。为了给村民们找到“拿手”的致富门道,1998年引进了果桑种植项目,第二年每亩净利润达6000元。为了能统一规划、方便管理,提高村民收入,村里索性将村民手里的土地返租回来,成立专门的农业开发中心集体运作,搞集约化经营,使无心务农的村民每亩能多得500多元实惠。
这么多年来,吴祖楣一直把为群众谋利益记在心里,带领村民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湾底村已制订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老年人养老金制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承担村民子女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杂费,并扩建了村级幼儿园,造起了图书馆、夕阳红乐园等。目前,新村建设一期工程也已全部完成,405户村民住上了新房,预计到年底,全村1000多村民大多可迁入小河清清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别墅和公寓楼。
漂亮的村幼儿园。(记者王明芳摄)
为了村里的长远发展,为了群众的幸福安康,吴祖楣多年来总是忙忙碌碌的。平时只要在村里,老吴一早起来总喜欢到田间地头逛一逛,看看果树花卉长得怎样;到企业车间走一走,看看生产管理情况如何。他对集体如此倾心,对自己却非常严格。他不吸烟、不打牌、不搓麻将。当年,妻子王美凤曾在村里劳动条件最差的企业――灯泡厂工作,工资、奖金比别人低,可一干就是六七年,直到企业关闭。吴祖楣上任时,天工工具有限公司净资产为4.5万元,通过8年的努力,2002年净资产增长到1500万元左右。1993年企业转制的时候,按当时的政策,吴祖楣完全可以贷款买下企业,这样个人年收入少说也有二三百万元,况且上级领导也动员他买下,但他最终选择的还是集体占大头的股份合作制。每年的干部考核奖,根据业绩吴祖楣的奖金可拿到十几万,但他分文不取,全部贡献给了集体。他说,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后劲,个人应该知足常乐。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领导班子都没有领过一分奖金,企业正是在这样的齐心协力和团结一致中,如滚雪球般地发展壮大。随着湾底工农业经济比翼双飞,村级经济和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亿元,村级可用资金达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249元。
宁波十网联合采访团记者走进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新开发的旅游景点——西江古村。(本网记者王明芳摄)
西江古村一景。(记者王明芳摄)
西江古村一景。(记者王明芳摄)
湾底村一位负责人在向宁波十网联合采访团记者介绍远景规划。(记者王明芳摄)
2002年曾庆红同志到湾底村考察,吴祖楣这样汇报:“作为共产党员就要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只有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工作才有目标,才有干劲,也才能干好。”
和谐发展,开拓进取创新路
科技的优势,使湾底村人尝到了甜头,正是对科技正确的理解、充分的重视、有效的运用,才使湾底村的经济飞速发展。湾底村富了!此时,吴祖楣想到的是什么?他想到的是更多的父老乡亲,想到了并不富裕的村落。首先是洞桥镇的鱼山村,湾底村援助了3.8万元的启动资金,提供设备和技术,让他们也兴办桑果加工。1999年,湾底村与奉化楼岩乡畈头村结对成关系村,支援并出点子开发毛竹山,使村里拥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2002年开发了桑果基地42亩,由湾底村免费提供桑果苗及一定的流动资金,并派相关技术人员定期去指导,等到桑果采摘时按协议价格全部收购,这一年畈头村农民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昔日的穷山村彻底脱贫了。旁边的村落同样看到了希望,也种起了桑果,一起走上致富之路。湾底村不光光扶起了畈头村,茅山的清河桥村,还带动了整个周边地区。“桑果不是无情物,祖楣扶贫更动人”,一颗颗赤红的桑果蕴藏着一片片浓浓的扶贫情,这就是湾底吴祖楣的心愿,这就是淳朴的湾底人民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