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堂林:尊敬的各位报业的领袖和同行,十分感谢新闻出版报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举办这一次报业创新和发展峰会,也感谢这次峰会给我这名来自中部的报业的代表有这么一个发言的机会。
从武汉来到中国东部这一块儿土地,听各位报业领导谈创新的理念和实践,使我呼吸到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新鲜空气,峰会的主题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抓住机遇,为了便于各位同行为中国中部报业的发展提供资力援助,关注武汉报业的发展,把握我们中部地区报业发展的激励。下面我以历史是不可重复的机遇为话题做汇报。
生活中的机遇形形色色,有的机遇带给人灿烂的前景,中国文化喜欢刮风,大家都在争一个词的时候有可能就变味了,我们现在大家都说抓机遇,往往就又被机遇砸成其中。有的人说的机遇是表面的机遇,往往是所谓的机遇,也有人为拼凑的机遇,弄不好可能是陷井,所以我要说机遇这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点就是楚天都市报的成功是实实在在的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我在这里要肯定楚天都市报的成功。1996年下半年我们已经在武汉说它阵亡了。就是天都市报的第一任主编辑叫杨维平(音译),筹办的时候他们抓住了武汉大众化报纸的一个空白,这确确实实是抓住了一个机遇。楚天都市报在创刊的前5年几乎在武汉没有对手,所以它成功了,它的成功带来了湖北日报的历史性的转变。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当时在几十年的竞争当中湖北日报从来没有占过先机。
当时湖北日报只是在长江日报的1/5的收入。但是有了楚天日报抓住机遇,我要说这个机遇确实抓的很独特,这个机遇是建立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当时是长江日报社,长江日报社和自己的一张纸报,武汉晚报,当时武汉晚报闹独立。1992年和天津的晚报和大连晚报当时前后几年时间几张晚报独立,独立以后不失时机的抢占市场,争公费市场,争红头文件发行的版主,原来的武汉晚报本来是一张市民化的报纸,当时和北京晚报是一样的。后来为了和长江日报抢广告,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准机关报,和长江日报一个样,长江日报的头条下午也是武汉晚报的头条。这样就把市场腾出一个巨大的空间,没有大众化报纸。所以杨维平在湖北日报党委会上当时慷慨陈词,必须迅速的办一张大众化的报纸,抢占武汉的市场,就这个机遇他成功了。
所以说机遇是不可重复的历史财富,湖北日报抓住这个机遇一下子就成功了。楚天都市报一天的收入超过了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两家的收入。
所以这一轮的变动,当初武汉晚报在这种绝境下,在承认失败的前提下,要从失败中站立起来。武汉晚报坚决改换面孔,和自己的子报合一,又改回小报,这样武汉晚报获得新生,迅速在广告连续三天抢占了武汉的市场。这样武汉晚报成了武汉地区在家庭用户当中是第一的报纸。又争回市场,所以武汉晚报和楚天日报一个是全省发行的量最大的,县级以下武汉晚报没有去,经济效益武汉晚报是好的,当时武汉晚报的口号就是办武汉地区最挣钱的报纸。所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怎么样看机遇,什么样的机遇是真机遇?实践会做出回答。
武汉的报业应该说和华东的市场和北京的以及华南的报业都不一样。武汉这个城市很特别,在这个城市里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四位。但是这在这个城市里面它是不不做广告,因此办报成本很高,武汉城市的品味,但是都说武汉是一个市民化的城市,高品味的报纸没有市场,所以这个特殊也决定了武汉地区的报纸报业的效应和东南华南地区比有明显的差异。我听到老总介绍一年的纯利润3亿5亿8亿,这个是在武汉不可想象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及,一年有5000万已经是不错了,我们去年湖北日报有1个亿的利润已经是创历史了。所以我们现在盈利一个亿,应该是不错了。所以像我们姚总说的一年3个亿的利润是不能比的。我们可能加税收在一起也没有1个亿,所以有它的特点,再一个了武汉报业媒体浮躁的表现胜于我们东部,所以为了便于各位认识武汉报业,之所以我要谈武汉报业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去年5月份武汉报业展开新一轮的大站。我们其他媒体外的资本也想办报,也想挣钱,特别是我们出版系统,因为有教材的高额的利润,所以出版教材一年以上的想办报。长沙地区有一张报是我们长沙办的,想打造一个新的大众化报纸叫做长沙新报。现在被称之为中国第一亏。但是它有本钱。非要把市场拿下来,所以这样就带来了武汉报业市场的竞争。
我跟各位汇报这些情况,也是摆请大家一起思考我们中国报业发展的问题,我想这里有三个问题提供请教各位,一个就是新媒体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走向中国大地的时候,我们武汉地区这么一张同质化的大众化报纸在前面不多见。我们该怎么看,第二低层次的成本领先竞争策略,打价格战会打出什么样的天下。第三对以三年来利的亏空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现象我们该引发什么样的思考。敬请我们全国各地的我们的专家各位老总理论界的研究专家,一起来关注武汉报业,给予武汉报业资力援助,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