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中国记者》副总编辑文璐演讲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月04日 18:17

《中国记者》 副总编 文璐

  文璐:大家好,我从比较简单的,从我个人也好,还是我们单位也好,对平面媒体近年来的变化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办报方式上的变化进行一些归纳,也可以说是个人的感受。首先是我认为民声新闻方面,这个理念说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它有一个演进,或者是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做法上操作上都有一些变化。现在各个媒体现在也是重要的方面,提升影响力的重要课题之一。民生新闻我认为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柴米油盐,百姓生活中的具体事情,第二个层次应该是事关个人生存发展的方面的关注,第三个层次应该是国计民生,现在是国家世界发展大势,所以对于个人社会家庭的影响这,这三个层次我认为它是一个递进。现在这种理念它的进化我觉得在具体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操作层面上一个是从小到大,即从单纯的关注小我的切身利益,到从关注国家的民生利益。

  比如说教育、就业都是关注的焦点。但是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把关注的焦点关注到国家的发展,股市,国家能源开发等等各种事件,都是这些目标所关注的焦点。2是由外而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上班族,不仅关心工作上事业上的提升,也关心小区或者是公益事业,由外而内的转变,可以说是标准的操作,也是不断的提升品类,不断的发生变化。比如说像一些上海的都市类的媒体,像晨报地球和上海社区这类的版面,这样的话承担了更多的传播,要从大的层面传播生活思想和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价值观的东西。另外在办报一个理念上的变化就是一些北京的媒体更加关注澄清性的新闻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最近可能概念的提出还不是很广泛,但是应该说还是有它的实际意义的吧,因为像现在网络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就不重复了,这种时候大家评论和表达意见的渠道是比过去非常多的,不能同过去相比的时候,声音乱象,由于现在各种矛盾价值多元的时候,一个事情出来以后判断甄别不是那么的简单,记者的采访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好掌握的,所以怎么样在一个事件或者是活法情况出现以后,在众多纷纭,模棱两可当中,拿出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权威的声音我认为这个方面主流媒体在这个方面可以欠缺比较多。因此在这方面所思考和做出的努力也就多一些。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研究方面的情况。

  再有像评论方面,北京的一些媒体也是,还有包括前不久嘉兴日报推出了评论记者的概念,强调评论员也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概论。因为在现在的时代表达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那么这个评论记者现在有的单位也是这样,评论记者觉得他们的东西比较有深度,听到一点事情或者是听到一点情况就评论。根本对事情不清楚就发表议论,对于一些浮躁就把议论放大,我觉得这个也是在从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比较可操作性的概念的东西。而且它的也在做,也受到业界的重视,再有一个理念就是对于媒体所在的城市,媒体的城市意识我认为这方面可能在研究领域也开始有这么一种倾向。在市民的现代城市意识的形成做一些什么。现在的市民要有勇于参政议政的势气。

  社区的作用学习明显,国外的社区报也越来越发达。社区也是难得的新闻源。所以这一方面也是值得关注的。另外从实践方面看北京的一些新闻媒体最近思考的改版的做法和趋向也是可以说一下的,提供一些参考借鉴。总的来看,因为奥运会在即,都想利用这个很好的机会提升影响力,做一些事情,总的来说是这样,但是具体的因为他们例如北京青年报强化焦点的东西。

  我认为他们的定位主要还是追踪时尚与潮流这方面做了努力。晚报这方面就是说在首都报业市场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新京报主要是从北京人来讲感觉还是比较淡雅高端一点儿的,是突出文化心理特色,我认为这一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一点。京华时报是讲究快速的冲击力,时效最强的早报这一方面我认为还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为我看无论是什么交通工具上,拿京华时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环球时报的后劲也很足。现在比较讲究深度。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文化的报道也是比较有份量,这样大家还是觉得比较有变化。

  在广告方面的变化,我就不再多说了。如果说到未来的趋向我认为有一点比较有启示,前不久广电总局信息中心给京华做了一个研究报告,他们讲到他们的价值链的价值,也同时讲到他们的服务模式的变化,其中一点就是说他们过去是拼内容,现在是拼服务。服务是是盈利点,经济化更加个性化,更加点对点的服务,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我就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比如说你打开电脑,一上来就可以看到我们给你提供的信息,这样我想对纸媒来讲和平面媒体来讲可能也是一些启示,基本的一些感受吧,谢谢大家!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就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王丽旻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