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司司长王国庆发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月04日 18:12

  王国庆: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我们报业的这次峰会,又见到了很多的老朋友。我今天借这样一个机会,大家希望可以了解一下多媒体融合的情况,但是我现在对报业现在越来越不熟悉。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前瞻性的东西也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只能就我了解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想讲三个方面的情况。一个就是发展与数字出版为核心的现代出版业是大的趋势。从三个方面和态势来介绍我们新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为我们新闻出版业带来一个崭新的局面。1、网络出版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我们知道现在说到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都用一些原子核爆裂、或者是呈阶梯性的字眼,就说明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的这种信息传播和技术这种升级的变化形式是十分迅猛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加速了我们数字出版的发展。截止2007年6月,我们国家计算机上网的台数达到了6710万台,互联网人数达到了1.62亿。但是我来之前,具信息产业部的人介绍,到10月底,统计现在已经达到了1.8亿。我们整个的互联网的用户人数达到了1.8亿。

  而且中国网民上网的时间在明显的增长。根据调查显示:我们国家平均网民每周要上网16.9个小时。这个时间长度甚至超过了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和地区的网民平均上网的时间。现在我们国家有网站是132万个,那么从事互联网出版的将近20万个网站,平均日更新网页以数百万个量计来递增,所以基于互联网来进行文化内容传播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绝大部分的网站里面都有一些内容信息。这些内容信息除了时政的新闻信息以外,还有大量的信息传播,还有一些内容传播。这里面的内容传播的主要成分可以涵盖了我们新闻出版的80%的内容。

  所以目前往互联网的出版门类的发展也很快。已经形成了内容制作、编辑出版、网上服务、渠道分销、版权保护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曾经对网络出版做了一个分类。按照国务院和中央的16号、32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对网络出版的基本分类这个概念分了11类。有:报纸、期刊、图书、音像,这是从品种上来说。从内容上说有网络文学、网络教育、网络地图、网络游戏等等。此外还有一个手机出版。手机出版里面又涵盖了上述讲过的这些形式和内容。那么这些网络出版的发展也很快。其中我们的网络杂志,它的市场规模在2005年的时候才2万元的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市场规模很小,到2006年就是1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网络杂志现在的读者群已经超过了4千万。我们曾经请著名的市场网络的调查机构给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对整个的网络市场的现状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我们现在了解到有10几个网络杂志的网站。整个网站的网络杂志有数千种,有定期不定期的网络杂用达到了数千种。这些网络杂志不是传播杂志的翻版,完全是原创的网络杂志。比如说C网,它的网络杂志有的时候和我们的固体杂志不太一样。它有的时候可能是几个图片,一段视频或者是一段文字,这可能就是杂志的一期。除此以外我们在网络图书上已经达到了10万种。这种规模和数字在全世界来说是种数和规模是比较大的。

  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总量。我们也同时培育了一批新的电子网络出版机构。比如说现在比较大的“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以及“北京书生”等等。这些图书网络出版公司除了我们传播的图书的电子化以外,还有大量的原创作品。而且它自己培育了上百甚至上千的签约作者。比如说《中文在线》它的手机文学是从2002年开始在做手机文学。最初的时候,手机传几条短信可能就会被拥堵住了,但是现在已经有500个专门为手机小说签约的作者。这些作者曾经有一部手机小说能够获利十几万。他比他的正版出版的图书的收益还要多。所以说网络的传输的速度是非常让人不可估量的。有些东西都是很难想象的,最初中文在线跟我谈到手机小说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的在电脑上看一些东西很吃力,手机小说怎么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读者?现在它拥有的读者本身自己就达到了13万的数量。它的读者是固定的。而且它的读者的年龄段都是在20岁左右的年龄段,17—30岁左右的。

  所以我们目前图书、电子书这一块销售的传播盈利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但是我们的手机小说已经出现了盈利模式。而且逐渐向成熟方向发展。

  这是一个网络出版的新的趋势。这是在我们的基本态势里面第一点。网络出变成快速发展。

  2、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移动阅读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我们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出版也发展非常迅速。2007年第一季度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就增加了0.2亿户。截止2007年3月,我们的手机用户达到了4.8亿户。据了解,现在到10月份为止手机用户达到了5.31亿户,手机短信据信息产业部估计,已经达到了4千亿余条。今年将超过这个数字,我们目前通过互联网实现手机下载的域名的专业网站已经达到了6.5万。我们从事这样专业的网站已经达到了上千家。所以我们去年以来向新闻总署申请的这种网络出版的媒体非常的踊跃。特别是大的公司都希望获得网络出版权。手机出版的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东西。可以说它涵盖了目前我们传统出版的所有内容,而且可以比我们的传统内容更丰富,更适应移动阅读的特点。特别是我们信息产业部也可能在明年年初的时候3G将开通,对手机出版和手机的阅读形式将会带来一个划时代的冲击。我们最近也知道中国移动先后在香港,最初是和星空传媒,购买了他们的股份,实际上星空传媒的股份是凤凰卫视的。实际上中国移动是凤凰卫视19.9%的股东。中国移动它实际上不再简单的是一个电话通讯的公司,它现在通过并购的形式,实际上进入了我们内容产业的前端,实际上通过中国移动的这种进入,实际上把我们的信息产业和我们的内容产业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融合。特别是它现在又建立了飞信的信息平台。实际上相当于和我们的QQ和MSN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3G的开通使它又建立了商业的渠道。它将在未来和我们的在数字化的这种内容产业和我们的信息产业,既做内容提供商,又做信息提供商,实际上它在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综合传媒机构。真是不可小视。

  3、媒体进入了一个大整合、大融合的时代。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书报刊和电子、音像出版物以及我们的广播影视业的界限通过数字化的促进,使各个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界限在不断的突破。我们比如说一个杂志或者是一个报纸,你说它就是一个纯文字的东西吗?不是了。过去我们传统的图片就是图片,文字就是文字,现在是了。现在在杂志里面又有动画又有视频,所以分类怎么分,说不清楚。所以有人也钻空子,大家说现在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谁占了先机谁就占有了未来。比如说现在的申请TV视频非常的不容易。只有广电可以做,广播电视作为行业优势只有那么可以做,那我们把它变成数字音像是不是就可以做了?新华社的户外视频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你说它是电视吗?它不是电视。它就是一个数字视频,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业态来展现,它可以叫流媒体,或者叫移动媒体。你可以赋予它任何一个名称。所以现在整个全球就在向着大融合、相互兼并、并购、组合、重组的趋势发展。最初我们是从时代华纳开始起,紧接着2005年是新闻集团默多克大举进攻。它是向着网络视频、网站、数字化的包括娱乐媒体开始,同样我们做数字媒体,比如说google,它的版权是独家代理的。所以针对我们整个国家的出版资源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实际上现在新技术和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批新的媒体在进入内容产业。实际上它已经打破了我们行业的界限。实际上我们现在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我们有了网络以后,我们的公民实现了每个人出版的自由。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上发表博客,对任何事情的意见和建议。很快一个人的信息和诉求在简短的时间能成为新闻的发布。比如说谁必须是国家允许的国家要保障出版的意义的,或者是哪些是政府许可的,我们现在的网络出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实际上高速路已经铺通,该上路的车已经上车了,而是我们上路以后设定了交通规则。而不是说先发执照再上路。当然这种发展也不仅仅是新媒体。比如说像新的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等等,他们在做信息平台的时候,都在想内容产业进军,比如说阿里巴巴要并购雅虎,也是要有内容的,没有内容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新媒体一定要进军内容产业。同样我们做内容产业也是在积极的向新技术和新媒体进行融合。比如说像国际上的我们知道的贝塔斯曼的集团,艾森威尔集团,也包括一些专业的集团。报纸也是,我们知道的《纽约时报》等等,他们也是在90年代开始就进入了网络,不仅仅是把报纸实现电子化,同时也在打造自己的产业链。

  未来的多媒体融合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产业链相互之间的融合。这是我们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整个出版呈现的三大趋势。我们国家在数字出版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些大的出版集团、包括网络集团,在相互融合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也在不断的共同的经营发展。同时一些大的出版集团在进入网络这个领域,也在积极的实现传统的传播方式,向数字化的转型,比如说我们现在一些传统的报社,还有出版社,我们现在解放日报,宁波日报等等,也都在做这样的一些转型工作。包括申请网络、建新闻网站,建网络出版权,同时比如像我们的杭州、宁波都在申请电子音像出版权,实行一个数字化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我也看到河南日报发的一条消息,他们在打造多媒体信息港,我觉得这些思路(很好),包括我们新华社要在全国建立100个视频,我认为这是我们传统媒体在向数字化进军方面有很多的绽战略性的谋划,也确实在探索着各种传播方式的融合,也探索着各种的盈利模式。

  但是总体感觉当我们和一些数字公司谈到出版方面的一些转型问题的时候,他们也感觉到我们传统出版还是有很多的不是很积极的地方。但是我总体在出版音像待了一段儿时间,说实话,还是我们的报业在面对新技术的时候敏感度最强,我觉得“报人”还是有很强的敏感性。不仅是数字化,在改革方面我们报业也是走在前面的。所以在近两年来,我们批准的一些音像店的出版单位,我们大家介绍的时候说应该吸收报业,我们过去的传统观念就是出版单位。我想讲三个方面:

  1、如何实现内容的数字化?这里面我们可能把传统出版的内容已经做的很精致了。包括内容定位和采编力量。但是如何把它转变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不是把所有的内容电子版。而是要把我们的内容完全按照数字的特点、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互动的特点结合这种阅读的方式来深化。来使它活起来,来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一些优势。所以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也看到很多的报社,可能在采访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用笔了,可能用录音、照相机、录像机、摄影机等等,这样就动态起来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在介绍新闻的时候,可能你的背景资料,你的互动使得读者和受众以及传统者的互动要非常的充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在出版方式上,出版方式上要更加适应新媒体的需要,而且不仅仅纸介形式。比如说我们的光盘,我们今年的一些视听的光盘的增长比往年的增长都快,就是因为有了车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现在很多的名著,把它做成光盘,这样就改变了过去看一本本书的形式。这样就是如何把传统的东西变成多种的业态形式。第二个就是要积极参与新业态,实际上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就是我们不仅有传统的书报刊,还有数字化的、电子音像,另外还有网络出版,甚至把地图、游戏、动漫。我们国家现在对动漫的投入非常大,比如说我们的手机出版这一块儿。手机文学、手机小说做得最活跃的都是民营的公司。传统的公司认为那些东西都是小打小闹,但是这种小打小闹每年就是上千万的营业额。当然现在在作者的队伍当中收入利润不一定高,但是这个市场空间比较大。所以这种新业态发展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包括我们现在的动漫的创意。动漫的创意产品现在也是形式很好。特别是动漫的品种、形式、在传播的动漫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传统单位也没有比较大的投入和参与。所以像这些新业态我们应该是积极地主动参与。十七大报告里面也强调要培育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我们传统出版应该拥抱这样的传播体系,与之紧密结合。

  3、我们要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来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盈利模式是多样的,有的是需要版权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版权合作。现在版权合作并不都是很核算的。现在的改革的速度比较快。将有助于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话在探索盈利模式方面是可以多样化的。这是一个方面,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拥有希望,谁拥有新媒体谁就拥有未来。所以我们要注重传统的方式,可能在某种角度下传播方式要决定传统内容。比如说我们的上海的盛大游戏企业,实际上我们最初批它的只是一个游戏出版权,但是2003年它兼并了起点中文网站。它可能有800多万的读者,这个读者都是黄金读者,都是18—40岁年龄段的读者。它完全是网络原创作品。主要是为它盛大制作游戏内容服务。实际上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上市以后,就买断了原来的研发这一部分的媒体机构。它买了大概是10几个研发机构。掌握了创意源头,然后它同时又有了打造游戏的内容。

  所以它购买了这样的中文起点网站。实际上它现在已经拥有了网络文学的出版权。现在这样的产业打造起来,它的基础就很厚实,发展有后劲。所以说盛大是一个游戏企业,它不完全是一个游戏企业,已经是一个内容的网络出版企业。最后一点就是谈一下用好政策。这里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鼓励数字出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近几年来出台的一系列的扶持鼓励的政策。我们现在有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数字出版的重点工程,数字出版工程里面都是涉及到为数字技术搭建平台,为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搭建公共的共享的资源库。比如说我们现在搞的数字组合出版系统,实际上它将来的作用就是为我们传统出版单位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平台。第二个就是出版项目的扶持。国家设立了出版基金,大概明年要2个亿,它都是通过重大的技术项目出版项目国家给予支持。我们报业在这方面从来没有立过项。希望在这方面有所考虑。只要是促进数字报业大的转型的项目都可以列入进去。

  第三个就是税收政策,国家现在已经实行了先征后退的政策,走出去的政策。我们对一些重点出口的产品给予补贴,明年这个力度可能还要加大。我们音像电子方面参展或者是出口的作品特别是翻译费用会有一些补贴。所以我们报纸的出口或者是网上的一些作品的翻译可能需要立一些项目。

  我们今年批了46家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来从事电子引向出版活动。还有一条鼓励和支持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电子音像出版单位来盘配书。同时积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进行传统文化的新型媒体。可能我们今年底、明年初将对一些网络出版机构给予一定的扶持,以上就是介绍的这么多情况,谢谢!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王丽旻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