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陈济平,53岁,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校长,山区教师,共产党员。
自从1973年执教以来,我已辗转在三所山区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三所学校的教学条件是一所比一所好。
第一所学校是当时的章水区赤水乡中心小学,位于现在的周公宅水库。当时我的身份是代课教师,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就设在村祠堂里,所有的教学设备就是几张破旧的长板桌、长板凳,所有教学工具就是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和一本教材,教室阴暗潮湿。1986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大皎乡中心学校任教。上世纪90年代,一爱国台胞为学校捐款,学校建起了一幢四层教学楼,教室里不仅有了崭新的课桌椅,而且还安上了日光灯,更令人高兴的是,学校还建起了图书室,拥有了一些实验仪器。
1995年,我又调到章水镇中心小学任教。跟前两所学校相比,这所学校的教学条件就更好了,不要说电话机、电视机,学校早在两年前就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学校图书馆宽敞明亮,学校还造起了25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
这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山区学校不仅设施大变样,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现在我们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达93%。随着师资队伍的加强,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高过一年。最令人开心的是,从2006年春季起,全区鄞州籍的学生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山区教育事业的腾飞,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十七大报告让我们很感动,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让我们这些基层教师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陈敏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