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消息(记者朱慧慧、朱希真)走进宁波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学习贯彻十七大科学发展看宁波“—宁波10家网络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纷纷感慨眼前所看见的景象,一边是古朴幽静的老村落,一边是整齐漂亮的新庄园,而村子两边则是大片的果桑林和果汁果酒生产厂房。一个曾被称为“五一烂眼”的穷村究竟是怎样发展成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市、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首届浙江魅力新农村……,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为记者们一一揭开了谜底。
迈出三大步成就新湾底
湾底村属于下应街道,它原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原村庄。“湾底,湾底,就是湾来湾去湾到底的地方”党总支书记吴祖楣戏说到。但事实上在以前,湾底各村之间要么是又窄又弯的泥路,要么就是弯弯曲曲的河流相隔,交通极为不便。以田为生的湾底村人生活穷得叮当响。
工业是全村经济发展的起点。从1982年的2家企业、销售20万元、利润4万元起步,湾底先后创办起天工公司、巨星公司等7家企业,组建了天工实业有限公司,并相继在土耳其伊始坦布尔、德国亚琛市开办企业、设立办事处。全村工业产品发展到20大类、100多个品种,其中95%以上产品远销国外。
以工哺农、发展农业产业化使得湾底村工农齐头并进,带动了农民增收。1998年,湾底引进“大十”果桑,从此迈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在扩大果桑种植面积的同时,村里的眼光转向农业产业链的延伸。2001年,湾底村分两期投资8000万元建造起果桑深度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天宫庄园果汁果酒有限公司。企业年加工果汁、果酒11000吨,带动2500多户农户发展果桑种植并得到了实惠。目前酒厂果桑基地面积达到17000亩,规模居全国首位。种植范围由村内扩展到村外、区外,并扶持安徽郎溪县、省内上虞、奉化、余姚等地发展果桑种植。
开发农业旅游是湾底发展迈出的第三大步。桑园、牡丹园、梨园,现代化的钢架大棚,尽现了湾底村植物园般的迷人风光。2004年,湾底村举办首届桑果节,从而走上了一条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路子。至今,湾底村已成功举办三届桑果节,“快乐农庄、紫色诱惑”--桑果采摘游名气渐响,尤其是2006年“五一”节更是吸引了几万人次有城镇居民前来体验现代农村生活,并直接带动今年的桑果节实放旅游收入179万元,为前两届之和的3倍。湾底村因而成为全区首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并被评为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
根据规划,湾底村天宫庄园旅游区面积1200亩,分五个功能区,突出蚕桑文化、红酒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是集农林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都市里的村庄”。目前,旅游区小桥人家,鸟语花香,传统乡村景象与现代化新农村风貌交相辉映,并已建成15个参观点、三条旅游线。
抓生态建设创和谐村落
进入湾底村,就能看见矗立在天工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鲜红的4个大字“人民第一”。在湾底村的道路两旁和社区里,目前共置放了100多块石头,每块石头上都镌刻着以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名言警句,特殊的“石头文化”,成为村民文明生活最朴实的教材。村党总支确实做到了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湾底村党总支书记吴祖楣接受采访时说,和谐村落首先要让村民有富裕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让村民率先住上规划科学的新村,这是湾底村党总支提出的“人民第一、创业万岁”口号的具体实践。就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湾底村党总支与党员干部“约法三章”:分配上先公后私;勤学实干;遵纪守法。全村150名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表率,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树起正气,压倒邪气,全村各项工作年年有进步,事业年年有发展。
2000年,湾底村开始创建农业农村现代工业化示范村,村里从环境建设入手,开展了道路建设、河流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2001年6月,按照“保持近郊农村传统风貌和生活习俗,改善居住空间景观和环境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的规划目标,村里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进一步完善村庄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并着手开展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目前新村建设已完成总投资1.6亿元,分四期建立起居住舒适、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农民小康住宅。400户村民住进了农村新社区,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村美、户富、班子强。如今的湾底人85%的劳动力纷纷进入村办企业,200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湾底人走在建设社会新农村大道上豪情满腔,意气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