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谢敏军)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会出现不少城乡交融、半农半城的新区域,在这些区域居住的外来务工者较多,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镇海区棉丰村在探索农村社会化管理,促进外来务工者与村民和谐相处方面就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11月15日下午,记者随“学习贯彻十七大科学发展看宁波”联合采访组一行来到棉丰村。实地感受这个拥有12000万外来务工者,而村民仅1505人的城郊村在外来人员管理方面的独特魅力。
棉丰村村委会马路对面是一条健身路径,一些健身器械整齐排列,一边的秋千上两位小女孩正在大人的带领下开心地玩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女孩姓张,今年4岁,来自安徽阜阳。带她玩耍的是她阿姨。她的阿姨小李一边摇着秋千,一边说:“只要不下雨,我几乎每天都会带她来这里玩一会儿。我是七年前来棉丰村的,这里的村民不欺生,对我们外地人也很客气,在这里住着很舒心。现在我们全家都搬到了这里。”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小李有相同感受的外来务工者还真不少,大家都觉得在棉丰村能让人找到一种家的感觉。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外来务工者8倍于村民的城郊村,棉丰村是如何成为外来务工者安居乐业的“乐园”呢?该村党委书记胡茂钿的一番话解开了记者心头的疑问。“要想管理好外来人员,最关键的是要先做好服务工作,让他们有信任感,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为加强管理打好基础。可以说,没有服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管理。”胡茂钿说道。为此,棉丰村专门成立了外来人员党支部和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为主旨的新棉丰人管委会,并让做事公道、有威信的外来人员担任外来人员党支部副书记和新棉丰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有了这个外来人员自我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很多涉及外来人员的纠纷很轻松地就能得以解决。”外来人员党支部副书记季飞如是说。
为解决外来务工者的就业问题,棉丰村还经常举办就业洽谈会,邀请相关企业设摊招聘,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了解,在最近组织的一次洽谈会上,132名应聘的外来务工者有122人顺利找到了工作。除了村里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外来务工者开放外,村里还决定今年年初新投入使用的村民服务中心也向外来人员提供同等服务。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在棉丰村居住多年的外来人员已经真正地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舍不得离开。来自江苏邳州的高翔就是其中一位。高翔是2002年来棉丰村的,一开始在一家轴承厂打工,后来做起了小生意。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高翔一家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他还买了了一辆小货车和一辆面包车,生意越做越好。富裕起来的高翔还积极向党组织选拔,据介绍,今年10月份,高翔已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看,来自异乡的孩子玩得多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