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一般的理解, “戒骄”就是警惕骄傲; “戒躁”就是预防急躁,推进科学发展。
在一些人看来,急躁不急躁,只是个人性格和脾气问题,至多是个工作方法问题。算不了什么大事,更影响不了自己的进步和前途。历史的经验证明,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容易出现“骄”和“躁”的情绪。而目前,我们就正是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下。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发展思路更加科学,人民生活更加提高,社会结构更加协调。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各地干部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就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但由于各地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也必然会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慢的地方,就容易“躁”;新提拔没经验的干部,就容易“躁”;受挫折闹情绪的干部,就容易“躁”。
一种“躁”是“急躁”。急于学习,急于工作,急于完成任务,都是好事。尤其是在紧要关头,不急是绝对不行的。但“急”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如果急功近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不顾客观实际,不惜一切代价,没有条件也硬要创造条件“大干快上”。这就不再是个人性格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思想作风问题。
一种“躁”是“浮躁”。浮在设想上,浮在会议上,浮在夸夸其谈上,浮在迎来送往上。不愿意处理积压的旧账,不愿意解决棘手的难题,不愿意干“小事”,只愿意干“大事”,不愿意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只愿意干“见效快、顾眼前”的事。甚至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总想着三招两式,就能一炮打响,干出一番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一种“躁”是“烦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受到批评的时候,在工作被动的时候,在外力干扰的时候,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干得好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一说学习就烦,一说开会就烦,一有工作任务就烦,一见到上访的群众就更烦。坐不下来,沉不下去。能推的事就推,能躲的事就躲。萎靡不振,得过且过。
一种“躁”是“暴躁”。暴躁就是发怒、发火、发脾气、发牢骚。暴躁不仅会影响团结和稳定,而且会导致领导班子决策失误。一个单位如果一把手脾气暴躁,那么在他的周围就可能鸦雀无声。在很多的情况下,暴躁都是矛盾激化的前兆。一个干部脾气暴躁,说明他内心存在着某些不满。一个领导脾气暴躁,说明对他手中的权力已经失去了制约。
由此可见, “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思想倾向。进步快的干部可能“躁”,进步慢的干部也可能“躁”。而且这种“躁”也会造成情绪传染,一个人“躁”,导致一群人“躁”。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会损害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十七大报告提出,今后的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戒“躁”。对于个人来说, “戒躁”的“秘方”,就是“谦虚”和“谨慎”。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没有一个人的进步,是“躁”出来的。“躁”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对于组织来说, “戒躁”的“绝招”,就是“提醒”和“批评”。看到那个同志有“躁”的苗头,就要及时提醒他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