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包括各城市物价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外地务工者在以下基础上增加1800元。分在第二档的上海和北京,分别是月入5350元和5000元算白领;而列于第六档的成都和西宁,分别是月入1900元和1000元算白领。 (11月4日《广州日报》)
看罢几档“白领划界线”,我几乎不敢相信它是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之手。显然,社科院专家并没有搞清楚“白领”的含义。
白领、蓝领、灰领是上世纪50年代的西方社会学用语,从概念上说,白领是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政府公务员等,其含义更多的是指工作性质。社科院只拿收入来说事,明显有失偏颇。就拿成都来说,每天站在脚手架上从事高危作业的建筑工人也可能拿到1900元一个月,难道他们的衣领就瞬间变白了吗?
或许,社科院的这次调查只是想展示中国公民收入稳步增加的一个精彩侧面,用某一阶层公民收入的状况去反映中国的就业环境与百姓收支情况,并借此增加进入白领阶层公民的归属感。但事实上,这样的调查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人目前的收入与生存状况。
当前的民生现实是,物价持续上扬,住房贵,看病贵,上学贵问题并未得到有缓解,反而日趋严峻。绝大多数的中国百姓的求职环境不但未有改善反而局部恶化,他们的收入并未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同步增长。在这样的民生实情下,白领的定义就很难界定。比如:按照社科院的算法,在北京月入5000元应该算“白领”了,但以这样的收入显然买不起五环以内的房子,那么以月入5000元为界划定“白领”又从何谈起?
实际上,改善公民就业环境,稳步提高公民收入,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领”的问题,而是公民的收入是否能够支持其合理花销,社会是否构筑起一种“藏富于民”的意识。如果公民“入不敷出”,那么,他们就根本没有精力去研究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这样的结果其实是使得我们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精英们的自身水平,越来越追不上国际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脚步,因为他们均须去为自己的温饱而时刻奋斗。而自身不能提高的社会中坚力量,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便不是一个增量过程,而是一种能量损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