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在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最后部分,胡锦涛提出“四个一定要”,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公仆”意识。那么,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公仆”意识呢?我以为,“改善民生”是增强“公仆”意识的重要着力点。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可以说,“改善民生”将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而答好改善民生这张“考卷”,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公仆”意识。
“为政之要,重在为民”。增强“公仆”意识,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公仆”意识以新的内涵。尤其要把了解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动力源泉,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创新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重要途径,带领人民群众勇于善于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把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关键环节,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成果是大家共享的,不能以“家长”和“功臣”自居而私吞私享、多吞多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