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七大在党的指导思想上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将对树立正确政绩观提出新要求。民生指标、生态指标等相继进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把党的民生政策变成干部惠及民生的政绩,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案头的重大实践课题。
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政绩观要注意克服“政绩美学”心态。我们有的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盲目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有的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张声势,攀比浮夸,搞“数字政绩”。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凡是涉及民生工程,均是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的工程,如果不切实际地追求城市的形象建设、完成所谓的达标升级活动,打着为民办实事的借口而做着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把大景观、大尺度和大手笔作为任期目标去操作,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美化自己的政绩,其结果, “权力美学可以炫耀权力和资本的存在,但却与公民的幸福风马牛不相及”。
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政绩观要注意克服“媚权崇上”心态。在我们的个别干部中间常常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上级是不是认可、领导是不是满意上,围着上级的“点子”转,把很多涉及民生的事项置于上级“点题”、下级“破题”的怪圈里。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满足于上级的肯定和表扬,结果是拿了“奖牌”却丢了“口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政绩只能由群众来评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绩只能通过实践来甄别;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只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三者的主体是群众,统一于群众公认。也就是说,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政绩观要注意克服“以物为本”的心态。在我们的个别干部中间一谈起政绩就是经济,而绝少提及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生态、环境、资源的巨大破坏。定思路、做决策只考虑暂时的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被一些干部所接纳,结果幸福了这一代,却苦了下一代。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把发展的目的看成是经济指标的实现,把发展过程看成是对自然的不断征服和经济利益的不断扩张。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屡叫不停的超标排污,年年完不成的地方减排指标就是“以物为本”政绩观的一个写照。这种以物欲追求为目的的政绩观在实践上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的严重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人格的严重扭曲和社会道德的严重失范。面对各种恶性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迫切需要认真反思自己在政绩观上所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物本”偏误,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在创造政绩的实践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追求和取得以民生为本的政绩,既要关注人民的生存质量,也要尊重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改革开放成果共享的民生目标。这是构建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共产党人关怀民生的利益追求。一切符合人民生存环境切实改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公民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的政绩,就一定能够达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的最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