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夹 | 返回宁波网首页 | 博客 | 论坛 | 时尚 | 娱乐 | 影院 | 电视 | 音乐 | 健康 | 汽车 | 旅游
对 话 BO播报 三江时评 网友播报 网上调查 网友贴图 论坛精贴 点击排行 网上电视 外媒看宁波 图 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正文
今后的路怎么走?春晚,我想对你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月30日 18:04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编者按:每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后,都会引来一阵褒贬,人们已见怪不怪。但今年春晚所引发的争论却异常激烈,似乎是历年春晚争论的总汇,不同观点交锋,各家自有说法:有人说春晚仍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年夜饭”;有人说春晚“年年岁岁花相似”,脱不了窠臼,使人审美疲劳;有人说春晚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有人出谋划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则认为春晚已走到了尽头,需另辟蹊径……对于春晚这个绕不开的话题,解不开的情结,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萦怀,都是期盼。大家关心的是,伴我们度过25个大年三十的春晚,今后的路怎么走?

  春节看春晚神州新民俗

  25年来,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娱乐大餐。

  这台号称中国第一晚会的春节联欢晚会,通过荧屏,在除夕夜凝聚了十几亿人的眼球和注目,凝聚了全球华人的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大团圆。尽管主创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节目形式不断翻新变化,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要求也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提高,对春节晚会的评论也是见仁见智,但除夕夜看春晚,却成了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据央视国际报道,节日期间,海外华侨华人纷纷通过卫星、长城平台和央视国际网络收看中央电视台“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晚会拉近了他们与祖(籍)国亲人之间的距离。

  美国东部时间周末清晨,许多华人家庭一早就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直播。

  通过网络收看春晚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北美地区通过网络收看春节晚会的观众达到200万。

  在英国,中国留学生们也聚集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法国,中国十多家媒体的记者们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

  此外,旅居俄罗斯、泰国、日本等国的华侨华人也纷纷表达了观看春节晚会后的喜悦心情。他们表示,与祖(籍)国亲人同看一台戏,同过一个节,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祝中国和谐发展,国泰民安。

  2007年的春节晚会在除夕夜缤纷的烟花中陪伴中国人送别狗年迎来猪年,也引起了国人的热议。

  光明日报评论:央视春晚以贴近生活引起共鸣。对这一道文化大餐,欣喜者有之,提出更高要求者亦不在少数。总之,以和谐为主题的本届春晚,贴近百姓生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好评。

  据腾讯网报道,纵观本届春晚,最大的特点是贴近生活,过去一年受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节目中体现得亲切自然。如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农民表演的歌舞《飞弦踏春》,抒发了西藏人民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之情;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反映了时下兴盛的网恋;舞蹈《进城》表现了进城农民的喜怒哀乐。晚会最感人的节目是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30名孩子朗诵的《心里话》,尤其是当孩子们说出“打工子弟与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时,不少人感动得落下热泪。本届春晚最大的亮点是两个节目:杂技《俏花旦》和舞蹈《小城雨巷》,从观众及网民反映来看,这两个节目得到一致好评。一动一静的这两个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它们新颖、别致。

  “今年的春晚不仅热闹喜庆,年味十足,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艺术味更浓了,审美层次提高了,而且是老百姓能接受、爱看的艺术形式,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

  如果我来办春晚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大抵都是见仁见智的。虽然央视自己的统计数据是八成观众满意,可在网站进行的投票中,近四成人只给春晚打了1分(5分制)。

  对这顿13亿人的“年夜饭”,大多数农村人口或许没那么挑剔,但水准在下降应是不争的事实。实在难以理解,央视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中国有这么多的人才,整整一年的准备时间,最后却只能是“带着梦想期待,却抱着遗憾郁闷,怀着欣喜等候,却白白浪费了守岁的时光”。有人还刻薄地讽刺说,明年的春晚一定比今年好,因为2007的已经糟到家了。

  无疑,大家是揣着20多年来所有春晚的精彩回忆做标尺来要求春晚的,是理想化的总汇。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春晚要有新意、有时尚话题、有渴望看到而平时又难以看到的东西……

  2008年的春晚该怎么办?从“开门办春晚”的回应和各处网友观众的声音里,我们试着归纳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原话可能有些尖刻,但话糙理不糙,他们才是春晚真正的观众和粉丝。

  改变运作方式

  “春晚要搞,但是不能再让中央台来搞了,也不知道中央台有本事的导演都到哪里去了?不能你辛苦了全国人民就要窝着心看你的春晚,你费的劲再大可出的产品低劣就不行。春晚是全国人民的,中央电视台不能占着位子不拉屎,建议春晚在全国所有文艺团体、各家电视台、各大企业招标承办,来个市场化运作。”“建议由文娱类节目有影响力的地方台策划并主持(如湖南台、凤凰台)。”

  关注生活和现实

  “春晚是大家的旨在反映民意反映民声。要敢于揭丑亮短用艺术的形式讽刺挖苦贪官污吏、道德败坏、伤风败俗的人和事;要增加法律法规的内容,让大家在欢笑中知法守法。”

  “并不是生活中可笑、可讽刺的事情少了,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和心灵。”“春晚的舞台越来越奢华,越来越靓丽,明星大腕儿越来越多。但它所表达的内容却越来越干瘪,甚至就连小品也丧失了针砭时弊的功能,现在还有多少类似《打扑克》的节目可以让人笑到心里啊?”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要抗议。许多节目中的方言听不懂许多文化是不为南方朋友所接受的。”为什么每次选上的南方喜剧小品,最终都被淘汰?

  新思路、新时尚、新面孔

  “一个成功的导演不能想方设法去迎合,而是要让观众想方设法来看春晚。导演要适应当代人不必太拘束太传统,多放些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老年人首先希望家人聚在一起,其次也很喜欢知道新的流行和风尚。”

  去年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让无数人着迷,春晚却没能启用原班人马,做一个段子。“相声界就剩郭德纲还有些‘精神’了,他也是2006年的话题王,他的包袱又好笑又新颖,为什么不选?”“在《星光大道》中反串女角的李玉刚让很多人喜欢,为什么春晚就是上不去?”“应该请周杰伦和宋祖英演唱《千里之外》。”

  “2008春晚再也不想看到那几个演小品的老面孔演员了,中国那么大,难道就没其他演员了吗?我晕!”“对名人要把关,不能好赖都上啊!到头来不光影响了央视形象也影响了这些演员的形象。”“挑战主持人的获胜者张蕾、李思思、张宇、杨帆、顾彬、郑毅,全国海选,万里挑一,实力、气质都胜过春晚主持,为什么不让上?”

  编导:甘苦寸心知

  春晚引发诸多的议论,众口难调,作为春晚的编导们,为了调好众口,也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甘苦寸心知。今年的春晚导演金越,已是第五次执导春晚,他已做好了迎接各种议论的准备:“我想作为一个春节晚会总导演,首先要准备挨骂,否则的话那你就做不了总导演。因为这样大的一个活动,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关注,口味也都不一样,所以大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能都会有一些满足或不满足。”

  为了多方征集优秀作品,据金越说,第一阶段,剧组主要是确定晚会的主题,然后开展征集活动,这种征集活动是对全民的节目征集活动,包括语言节目、歌曲节目、歌舞节目的征集。第二阶段是定向征集,我们向一些视觉的制作单位,比如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等,发了一个征集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视觉上的创意,这是一种定向的征集。第三阶段,在前两个月的时间里,剧组在全国各地跑了很多的地方,去观看节目,对入选春晚的节目进行一个广泛的摸底,同时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全国的电视文艺发展与合作年会,全国的几十家电视台在一起,就春晚的合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做了这些事情无外乎想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开门办春晚,把门开得更大,让更多的意见群体、更多的观众参与能够得到实现。

  观众今年更关心哪些演员能否在春节晚会上出现,金越说,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最终我想春节晚会选拔的标准依然是符合主题,有一定水准,因为毕竟春节晚会是一个大家关注的东西,我们不能拿一些粗糙的东西给观众来看。我觉得从演员的构成上来讲,应该是各个层面的演员都应该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演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就是说我们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他应该有更好的新的作品,所谓更新换代就是说有更多的年轻演员能够在春节晚会上,让广大的观众认识。演员超越自己真是一件很痛苦,很难的事情。

  对于把握每年春晚的变化,金越认为,春晚每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春晚创作本身发生变化,时代在变化,观众也在变化,观众和时代的变化远远要超过春晚自身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每年都会反映到晚会当中来,这是作为春晚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努力去把握的事情。春节晚会经过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才完善起来的。在这么多年春晚发展过来以后,大家对它的规律,对它自身创作上的规律摸得更透了,对这个晚会的观众在这一时刻的需求了解得更多了,特别是每年春节晚会完了以后,春节晚会都会组织一个很大规模的总结和研讨会,就会把观众具体的一些反映拿出来做详尽的分析。因为现在电视越来越是一门科学,你必须根据你掌握到的数据和分析来调整你自己的创作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对于春晚总导演来讲,我觉得每个导演都希望创新,但是创新确实要找到创新的方向,而不仅仅说是我形式上变一下就叫创新,我形式上没变就不叫创新。实际上大家回过头看一看,每年的春晚都记录了那个年代的那些最敏感的事情。所以春晚的核心不同是内容的不同,而不是形式的不同。

  春晚真的走到尽头了吗?

  从1983年起已经走过25个年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今年遭到几乎前所未有的冷遇,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全面指摘,各种负面评价连篇累牍。虽然对春晚的质疑并不自今日始,虽然这些批评性意见中不乏偏激之词,但是今年的春晚,的确格外给了观众江河日下之感。

  归根结底,观众和网友的意见集中在几个方面:

  基本上没有形成众望所归的亮点

  令人最失望的是,今年春晚整体平庸、平淡,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没有特别成功的节目,虽然《俏花旦》、《行云流水》、《进城》、《小城雨巷》、《飞弦踏春》等受到一定好评,但它们只是“矬子里头拔将军”,节目本身的质量无法和前几年的《千手观音》、《俏夕阳》一样产生轰动效应,受到众口一词的称赞,制造在漫长的春晚进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潮,让观众受到强烈的震撼,并且对晚会本身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从而让观众怀疑导演和剧组的整体水平。

  原创能力的近乎枯竭

  集中全国电视界和文艺界精英、用大约半年时间打造、号称中央电视台授权创作所有作品的春晚,今年却被《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评价为“相声越来越像小品,小品越来越没有长进,歌曲越来越不流行”。从某种程度上,春晚节目整体水平的低下,可以说是近年来文艺界原创力量薄弱的缩影。

  前几年就有人提出了“春晚是否成功,就看相声、小品这些语言类节目”的说法。最令人期待的赵本山、宋丹丹的《策划》今年最终依然获得了掌声,但是不可否认,“白云黑土”的续集与第一集相比已经落于下风,可用“强弩之末”形容。旧合作者的凋零、临阵磨枪的仓促,不由让人怀念当年“铁三角”的风光。今年春晚共有3个相声,两个依靠各类道具,演员“满台飞”,偏离相声“说学逗唱”的本质;另一个貌似“纯正”,但明眼人指出它不是新作,而是央视第三届相声大赛参赛作品的照搬。

  歌舞也同样陈旧。耳熟能详的是历届春晚老歌的荟萃、网络歌曲的重编,即使那些稍显耳生的,其实也已经在电视台、电台播放过多次,在大小晚会上演出过多次,只不过是第一次上春晚而已,即使最大牌的独唱歌手唱的也不是专为春晚创作的新歌。而舞蹈《小城雨巷》、《飞弦踏春》等,过去也曾在一些晚会上演出过。

  全面缺乏创新能力

  今年春晚几乎完全“克隆”了多年来春晚以亲情团聚为主题、平铺直叙的“大杂烩”样式,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什么新点子、新招,连前几年还可以拿来一提的“北京和外地分会场互动”、“各地方电视台主持人来春晚献春联”等招数,今年也都一概省略,委实乏善可陈。

  而演员阵容的陈旧更令人不能忍受。今年的演员阵容似乎比往年更为庞大,舞台总是满满当当、熙熙攘攘,似乎采取的是“人海战术”,但出来进去的还是那些老面孔,有的网友说:“小学生就能把春晚的明星都认全了。”大明星没有焕发应有的光彩,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产生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少数几个新人大多唱联唱,单独给个镜头的也不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魅力为晚会增添新鲜感受。“用老演员顶多是不太成功,可用新演员就心里没底。”有人这样解释年年守旧的原因。原来最具“造星”功能的春晚,早过了一首《思念》捧红毛阿敏、一首《涛声依旧》捧红毛宁的黄金时代。

  公正地说,20多年来,出于主动或者被动,春晚从未停止过改革创新、探索进取的步伐,“开门办春晚”也已提出多年。从去年8月春晚建组伊始,导演和策划人到各地征求意见、挖掘创意以及广大民众为春晚送作品的报道就屡屡见诸报端,但最终新点子、新节目、新人到底在今年春晚兑现了多少呢?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因循守旧的春晚还能支撑多久?1985年春晚在体育馆录制的尝试失败后,央视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人民道歉的胸怀如今还有没有?

  批评:刺耳之声?逆耳忠言?

  今年春晚受到的批评已创历届之最。除了理性的批评,也不乏过激的情绪、刻薄的讽刺、犀利的言辞,令人感到公众对春晚抱着病态的期待,就像望子成龙的家长接到失望的成绩单而抄家伙!好像为春晚把脉的医生也急得骂娘了!种种批评的声音来势汹涌,似乎要考验央视高层的气度与雅量。能否将各种批评理解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爱之深、恨之切,以从善如流的开放心态,把一切批评视为苦口的良药,央视高层的反应将令人关注,我们拭目以待。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且看我们回放春晚前后的几个代表性片段,请读者评判:

  回放一:破好事

  愣网民早留谶语

  2007年2月5日已有网民早早地发表文章:“春晚,孱弱而必死的文化怪物”,愿春晚速死:“这样的怪物是必死的。大一统的强烈诉求谋害了春晚自己。……我们已经严重陷入了对自己的生存现实过度迷恋中了。盛世的过高自傲,使我们丧失了冷静评判的眼光,竟然容许那些堪称时代文化怪物的大片、春晚存在。……而促使这些文化怪物尽早死去的药剂,就是更多元的价值追求,更有自决能力的非人民化的公民的活跃。价值多元的时代,春晚已经露出慢死相,我愿其速死!”

  回放二:春晚力绌失人心 学者论病细穷源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任意撰文(见《南方都市报》2月19日)指出:“春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而成长。上世纪80年代的春晚,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还是和生活比较接近的。我不完全严谨地推断一下:改革前,经济、文化上,中国的社会比现在都要更加同质,也就是人和人的区别相比之下更小。当时,中国离开旧的体制,走向新的体制,所有的人一下子都面临着类似的转变、冲突、挑战,都有类似的迷茫、困惑、激情、理想。”

  “在这样一个相对同质的社会里,也许搞一台大家都能喜欢的晚会难度会更小。改革三十年后,不同人过着非常不一样的生活,面临不一样的机遇、困难、挑战、未来,且不同社会群体间彼此可能还有不小的隔阂和冲突,自然地,搞一个能满足这么多口味的晚会就更难了。”

  回放三:寻根究底 央视大承笞挞

  2月21日大江网在时评中发表徐林林“央视春晚的死穴在哪里”直指三大“死穴”:“其一,市场化程度过低。……如果说十多年之前政府主管部门赋予这台晚会更多的教化功能,那倒不难理解。……但问题在于,随着近年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特别是文化、艺术领域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央视春晚仍然‘一台独大’,不为所动,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其二,节目互动性太差。春晚号称是央视奉献给全国人民的新年大餐,但从互动角度而言,实际上仅仅是数百演员和少得可怜的观众代表‘自娱自乐’的奢华盛宴。其三,表演形式日趋单调。春晚的节目除了歌、舞,便是小品、相声。……说实话,在春晚问题上,一直让我为之惊讶的是央视那种‘不管风吹浪打,我自稳坐钓鱼台’的傲慢态度。”

  回放四:霹雳人怒制霹雳文

  著名学者孔庆东在“破五”来临之际,在自己的猪年第一博中,痛快淋漓预言春晚元阳已尽:“过年休息几天,其实也不得安生。中央电视台强迫我观看春晚,以便给他们提提意见打打耳光,已经成了每年对洒家最大的折磨。”

  “今年的春晚尤其完蛋,总体水准已经降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点。只有赵宋牛的小品还算出色,成为今年春晚的‘救命稻草’……”

  “这样说,并非否定所有演职人员的才华和辛劳,他们当中有很多我的朋友,我知道他们的热情啊、压力啊、苦恼啊……另外也还有三五个节目勉强可看。晚会的溃败,不是由于中国没有好节目、好演员了,而是这套春晚机制已经耗尽了元阳……”

稿源: 百灵网  编辑: 胡晓云
相关报道
[ [发表评论] | 我要投搞 | 进入论坛 | 发给好友 | 打印该页 | 后退 | 关闭窗口 ] 
专题 分类
宁 波 热 点 国 内 聚 焦
国 际 纵 横 年 度 专 题
社 会 热 点 文 化 教 育
综 艺 娱 乐 体 育 天 地
实 用 宝 典 科 技 财 经
最新 专题
【专题】华南虎出现
【专题】金鸡百花奖揭晓
【专题】2008公务员招考
物业税拟明年实转运行
2007宁波社科普及月
进入更多专题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4-27802780 87685148
热线传真
0574-27802780
投稿邮箱
edit@cnnb.com.cn
报料邮箱
news@cnnb.com.cn
联系地址
宁波灵桥路768号中国宁波网
邮政编码 31504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浙ICP备05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