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录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解读: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释放出什么信号?
·反腐败,我们党一以贯之
对腐败问题,我们党从来就没有姑息迁就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全党同志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在十七大报告这句话的背后,是我们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不懈斗争。高检院的数据显示,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检察机关共查处贪污贿赂犯罪67505人,平均每月有近1600名官员因腐败受到刑罚的惩处。反腐败,我们党一以贯之。有清醒的认识,有坚决的态度,有切实的部署,有工作的力度,我们就一定能够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让中国发展的航船在碧波荡漾的航道里快速前行。
·中共十六大以来连出重招清除各级“贪官”
十六大以来,中共严肃查处了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高严,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吴振汉,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昭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福建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长荆福生,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省部级官员违纪违法案件。其中王怀忠、郑筱萸被判处死刑。数字显示,2003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万多人,其中省部级干部16人。2005年,11万多名党员受到不同程度处分,约占党员总数1.6‰,1万多名党员因贪污贿赂受到开除党籍处分。2006年,9万多人受到党纪处分,占党员总数1.4‰。
·中共反腐更加理性认识更加清醒
近日,备受关注的国家预防腐败局宣布成立,这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件大事,必将在反腐史上书写下富有深远意义的浓重一笔。《澳门日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从中纪委出台“八项禁令”,到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表明中央对腐败问题清醒的认识和在反腐工作上更讲究科学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注重治本和预防,也更注重制度的建设。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将使反腐工作更加理性,人们期待该局在未来的反腐工作中有一番作为。
·大部分贪腐都损害公有资产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国有资产的数额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加之法制不够健全,就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贪污腐败的案件,都是以损害公有资产为主要特征的。审计不但要揭露问题,而且要督促整改,对那些大量侵吞国家资财的经济犯罪案件,审计人员查不出来,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中国的国情,一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有很多不定型的东西,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很多市场经济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掌握,一些方面的“双轨制”的存在,就容易导致违法违纪现象和腐败问题。二是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国有资产的数额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加之法制不够健全,就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贪污腐败的案件,都是以损害公有资产为主要特征的。三是我国的体制有其特殊性,把外国的东西教条式地照搬进来是不行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一直在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计之路。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能不抓
由于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践证明,哪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得好,哪里的社会就稳定,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改革发展就能落到实处,就能使党赢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才能有力促进党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反之,一旦放松了反腐败工作,甚至弱化,腐败问题就会逐渐猖獗,进而影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